杞麓湖流域广大农户: 杞麓湖是通海人民的“母亲湖”,也是目前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质为劣V类的湖泊,杞麓湖的保护治理刻不容缓。根据污染源调查分析,杞麓湖流域高耗肥、水、药的作物种植是杞麓湖湖水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原因之一。为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文件,扎实推进杞麓湖流域种植结构调整,现提出如下倡议: 一、推广种植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在杞麓湖流域,推广种植烤烟、水稻、荷藕、油菜、玉米、蚕豆、薯类等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和面积。全面推广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生物农药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科学处置农业生产废弃物。 二、切实转变生产方式。推广应用有机肥、秸秆腐熟还田、高效新型肥料、杀虫灯、黄蓝粘虫板、性诱剂等减肥减药技术措施,促进流域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运用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离地栽培、水肥循环利用等技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绿色生产转型发展。 三、扛实责任。在种植结构调整范围内的村、组、农户,积极主动参与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来,按照所属村(社区)和小组安排,做好茬口对接和种植准备,规划好三年轮作。2025年在临湖区实施生态烤烟种植4083亩,引导鼓励发展水稻、荷藕等水生作物种植2208亩,实施“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四、增强爱湖护湖意识。保护“母亲湖”,人人有责,杞麓湖的保护治理需要全民参与,需要对传统种植模式进行提档升级,流域各乡镇(街道)、村组及广大干部群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遵循,积极响应政府倡议,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杞麓湖这片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通海人民的金山银山。 通海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