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校(园)长及其领导团队的管理能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决定了学校办学的方向,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我县校(园)长的管理能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治校有方、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校(园)长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县教体局主办,县教科所和县进修学校联合承办的通海县2022年中小幼校(园)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于8月11日、12日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邀请玉溪市名校长作办学理念、管理经验专题讲座指导。县教体局领导班子、进修学校领导、教科所、教育股、德育股、党建办全体成员,全县中小幼校(园)长、书记、副书记、副校长、教务主任200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 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申力同志主持开班仪式 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储强同志作开班动员 储局长围绕“双减”、“管理”、“制度”、“创新”关键词从四大方面引领全体参会人员深思我县教育如何更好提质增效: 一、充分认识开展培训班的现实意义。“双减”大背景下,学校管理思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举办培训班,大家齐聚一堂共研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二、我县教育存在的几方面问题1.观念不新。2.业务不精。3.作风不实。4.活力不足。5.教学质量下滑。 三、对参加培训人员的几点希望1.强烈的责任心。2.健全完善制度。3.要有创新精神。4.提升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四、办好培训班的几点要求1.以主人翁的姿态认识、重视培训。2.认真学习、学以致用。 名校长经验分享 名校长简介: 刘建坤,玉溪师院附中党委书记校长,曾任玉溪市青联副主席,玉溪一中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教务处副主任,年级主任等工作。曾荣获玉溪市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全国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玉溪市优秀教师,2016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
刘校长向大家分享《危机与跨越》的专题讲座 刘校长围绕“管理”、“质量”、“新教材、新高考”关键词从务虚和务实角度透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聚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抓好班子建设、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内驱力等五项中心工作。学校“跨越”发展应充分借鉴英国自行车队的辉煌发展历程: 把每项工作做到精致精准精细。整堂讲座诠释了一名充满教育情怀、懂教育、会管理教育的专家的教育心得:1.教育不是跨越时空,而是跨越自己。2.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爱读书的领导、老师,让一群学生喜欢上读书并读好书!3.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有随时清零的能力。 名校长简介: 姚桂琼,高级教师,云岭教学名师,现任玉溪第三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云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名师工作坊坊主,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曾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十佳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三次获全国课赛一等奖,多次获省、市、区一等奖,举办讲座百余场。先后参加四个省级课题研究,主持三个市级课题研究,三次获市科技进步奖。主持和参与编写教材及教辅资料近40本,出版个人专著《我的小语路》。
姚校长向大家分享专题:《建“三模”、克“三难”共成长》、《实施“三个计划”、静待“七色花开”》 姚校长围绕“学习”、“管理”关键词,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三型九式”到“互联网 十 五级培训”模式,坐实学校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姚校长还毫无保留地介绍新校长治校应“摸底子”“找路子”“想法子”,重点介绍三小名师行动计划、“N个1现代学校打造计划”“七色花”课程计划等工作,帮助三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参会者带来极大的借鉴。 结合多年管理经验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1.人不仅要学会低头走路,还要学会抬头看路。2.校长只有真正把教师放在心里,教师才会把学校放在心里。3.让老师“安心”、“舒心”,从而“尽心”。4.书香校园浸润,守护孩子精神世界。 名校长简介: 王大成,中学高级教师。曾任玉溪教育学会副会长,玉溪实验中学校长,现任玉溪一中副校长。获得过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玉溪市优秀教师,玉溪市选树榜样,玉溪市优秀校长称号。
王校长为大家分享专题讲座:《用心办教育、用情爱学生、艰难中奋斗、逆境中重生》 王校长依托玉溪实验中学的发展,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分析了压倒学校的“三座大山”,明确校长治校应具备四项能力,学校应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抓紧一日常规,打造德育教学品牌,处理好学校发展的三杠杆,深刻解读了学校发展的十个内生力。1.相信的力量。2.学习的力量。3.思考的力量。4.批判的力量。5.创新的力量。6.赞美的力量7.奉献的力量。8.合作的力量。9.忠诚的力量。10.坚持的力量。 王校长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学识修养,深邃的教育思想,风趣幽默的讲述令人折服。他的讲座高屋建瓴,思想前瞻,思维严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使聆听者产生思维碰撞和心灵冲击,更唤起了聆听者对“新时代教育政策指导下的校长核心领导力提升”的重新思考和行动。 名校长简介: 张敏,高级教师,从教28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云南省德育课骨干教师。现任玉溪第八中学校长,玉溪市政协委员,玉溪市红塔区人大代表,玉溪市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多次荣获红塔区委,区政府年度优秀教师奖,校长管理创新一等奖。先后荣获红塔区“红塔十大名师”、玉溪市“领军校长”、玉溪市优秀教育校长、玉溪市一级校长等荣誉称号。担任校长以来,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让玉溪八中在高位运行中稳中有升。在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连续多年稳居玉溪市87所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测评一等奖的第一名。在坚守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坚持“五育”并举,2020年11月,玉溪八中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这一教育系统的最高殊荣。 张校长为大家分享专题讲座:《简单的事情做彻底、平凡的工作做经典》 张校长结合玉溪八中的管理经验,总结出以下教育心得:一、办学理念:让爱充满校园、用心塑造完美。二、校风:简单的事情做彻底、平凡的工作做经典;常规积淀特色、细节成就品味。三、教师团队建设——人文凝聚,和谐助推1.行动中感染教师。2.生活上关心教师。3.管理中尊重教师。四、教学质量优化:立足常规、抓落实、促成长。1.夯实教科研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2.关注课堂教学,博采众长创特色。推门听课、把握课堂脉搏(听课有计划、提要求、讲方法)3.校本研课、助推教师成长。4.分层走班,减少、减小学生分化五、学生德育浸润:涵养化育、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教师引领,不抛弃不放弃。2.全员德育,齐抓共管。3.多元手段,滋养德育。张校长讲座,给参会者较多思考,尤其是其抓好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展示了研究型、创新型、实践型校长的风采。 名专家、学者经验分享 专家、学者简介: 专家、学者简介: 罗树伟,正高级教师,曾担任通海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现任通海县教科所所长。兼任玉溪市教育学会理事,玉溪师院马列学院学生专业能力拓展导师,玉溪市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顾问,云南省初中化学张立辉名师工作坊顾问,云南省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云南省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专家。撰写多篇论文,5篇获国家级一等奖,21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刊物。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4个,2个获省一等奖。编写专著2部,其中巜教育印迹》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云南省教育厅推荐参加首届全国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先后被评为“玉溪市优秀教师”、“玉溪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教育宣传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通海县教科所在罗所长带领下被评为“玉溪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一级县级教研机构”、“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罗所长为大家呈现专题讲座:《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罗所长围绕“成绩通报”、“名校诠释”、“质量思考”三个中心词为大家分享自己对教育的所思、所想、所悟:1.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强化发展示意识,重在苦干实干。3.诠释名校,引他山之石,传经送宝: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学管理要效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学校管理要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和谐人际差糸。罗所长的讲座句句锱珠、句句入心,带着对通海教育的深厚情怀,期待通海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走向新辉煌! 参会者表示:“罗所长对通海教育用心用情有深度的独到分析,让大家非常感动,给人启迪、使人深思……”
总结和建议 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申力同志做总结发言 陈副局长代表县教体局对全体参训人员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表示祝贺!衷心感谢培训专家、工作人员以及大力支持本次培训活动的进修学校、校外活动中心。结合本次培训,陈副局长讲了两方面感悟:一、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一)达到预期目的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指方向、找差距、明思路,引领校长成长成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为全县教育管理干部提供平台,让大家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具有鲜明特点1.参会人数多、规模大、规格高、内容丰富、实用性强。2.部署到位,组织严密。(三)思想上达成共识1.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实现对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2.要有正确的育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形成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3.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把科研兴校放在突出位置。4.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5.校长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指挥、组织、协调能力,具有管理学校的智慧和艺术。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一)树立三大理念1.全面发展理念;2.人人成才理念;3.多元选择理念。(二)注重三大创新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创新教育评价体系;3.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三)突出三大重点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发展学校特色;3.促进教育公平(四)狠抓三大环节1.科学决策;2.严格落实;3.加强监督。 教育寄语 不忘初心,鞭策我们永不懈怠;牢记使命,激励我们一往无前。短短2天的培训,带给校(园)长们的是触动 、是思考、更是唤醒和点燃,收获的是理念、方向、顿悟和动力,是未来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陈副局长希望大家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再蓄动力再出发,共同谱写通海教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