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疫情期间对小微企业及创业者金融扶持工作情况 为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小微企业及创业者解决融资渠道与资金缺口上的难题,稳定就业形势,通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通过一系列“暖企惠民”举措,充分发挥了人社行业部门导向作用。现就通海县疫情期间对小微企业及创业者的金融扶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研判形势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研判疫情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创业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多次召开会议、走访对接,积极跟进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并对创业担保贷款资金需求进行了分析,为做好后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就业创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巧用直播,手机申贷便捷 “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我是通海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卢华……”,县就业局于 3 月 30 日至 31 日首次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 2020 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讲解及申报演示网络直播,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在线观看;这是我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就业政策落实的又一次创新尝试。该直播采取“政策解读+线上答疑”的方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政策宣传转变为“需求式”的实时互动,方便有意愿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边观看边提问,既能“耳闻”,又能“目染”。青年创业者小窦表示:“线上直播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为我们这些处在疫情形势下焦虑、茫然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份有益指引,也提振了我们的信心,非常感谢!”4 月 1 日上午 9 时,通海县 2020年创业担保贷款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全县广大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纷纷通过网络链接提交报名申请,首位提交者用时仅 2 分钟。申报开始 25 分钟,全县各单位报名人数累计突破一千人,较去年首日突破一千人提早了五个小时。截至申报结束,直播视频观看量达 10786 人次,成功申报的创业者达 2622 人、小微企业 19 户,切实拓宽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覆盖面,为高效完成全年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简化程序,畅通办理渠道 积极发挥牵头管总作用,实时与县工商联、妇联、共青团、市场监管局、总工会五家承办单位,县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红塔银行四家承贷银行,以及县纪委驻政府办纪检组、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社保服务中心等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享信息,真正形成“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成功动员了众多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都来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使得这一惠民政策能够用好用足用活。各承办单位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严把审核关,完善工作措施,简化经办手续,缩短办结时限。各承贷银行发挥各自优势,采用就近办的模式,降低申贷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人员接触,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四、夯实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在贷前审查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充分利用玉溪市反欺诈信息查询系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进行审查,并保证对每位(户)申贷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都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详情、对外公示。一是着重了解创业者的基本信息、经营项目、经营场所、营业执照、参保情况、信用记录等是否合乎条件、有无变更,切实加强风险管理;二是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须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 20%(超过 100 人的企业达到 10%),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企业的社会效益(预计未来三年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规模,带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无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在承贷银行信用及实际偿债能力、抵押能力以及是否依法经营、安全用工等进行综合评估;三是强化与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在疫情期间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帮助和指导他们理清门路、稳定创业、带动就业,确保每笔创业担保贷款都能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五、主动服务,加大贴息支持 切实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在其通过我局审核推荐给承贷银行后,积极督促承贷银行尽快放款,并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联系掌握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创业者个人可享受最高 15 万元 3 年全额贴息,小微企业则最高享受 300 万元两年,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基础利率的 50%给予贴息。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科技含量高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可继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但累计次数不超过三次。对于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还款的积极和承贷银行进行对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缓解了部分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从一定程度减轻了他们在当前困境下所承受的负担。 六、定位精准,竭力发挥效用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特别是在稳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乎“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而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就业创业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关系国家发展未来,我局对这两类重点群体都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扶持。云南通海顺明锌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通海县里山工业园区,是一家专门从事热镀锌加工销售的小微企业,占地面积 30 余亩,职工 100 余人,受疫情影响,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因资金缺口大,申报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在顺利通过前期各项审核后,该企业目前已进入贷款最后的办理阶段,预计本月内即可完成放贷,助其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大多数餐饮店不仅无法正常营业,还要承担多项成本费用支出更是入不敷出。在我县秀山街道从事餐饮服务的小侯是今年第一位向我局申报创业担保贷款的高校毕业生,从 4 月 1 日申报到 4 月 29 日拿到贷款,整个经办流程用时仅 28 天,有效解决了其燃眉之急。目前,小侯的店铺已恢复正常营业,他还参加了我局组织的创业培训班,创业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截至 6 月初,通海县共计扶持创业者 593 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8895 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 71 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065万元)。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都将于 6 月底全面结束。 通海县在疫情期间对小微企业及创业者金融扶持,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速度”和“温度”,确保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不断线,就业创业服务不打烊。下一步,通海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将集聚优质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稳就业、促创业的倍增效应,“贷”动通海县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供稿:通海县劳动就业服务局 王译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