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办、局,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省、市驻通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海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清理规范县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同时公布《通海县清理规范的县级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通海县保留由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县级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2021年版)》、《通海县保留由县级审批部门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性服务事项目录(2021年版)》,请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抓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工作贯彻落实,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 一、严格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管理 实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并适时动态调整,凡是未列入目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对目录中明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承担的中介服务事项,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布本部门中介服务事项有关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要求及资质取得方式等信息。各部门应当在本部门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接受社会监督。 二、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 对直接取消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审批部门不得再要求申请人提交有关中介服务材料;对改由申请人可按照要求自行完成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审批部门要公开各类报告编制的文本格式并加强指导,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申请人必须委托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不得以申请人提供的报告不符合文本格式要求拒绝申请人自行编制的报告;对保留由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审批部门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对审批部门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性服务事项,应当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委托服务费用由审批部门承担并纳入本部门财政预算,不得转嫁给申请人承担。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不得开展与本机关所负责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 三、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收费 市场监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要加强中介服务机构收费监管,严格查处审批部门将其自身应承担的技术服务费用转嫁给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不按照规定明码标价以及乱收费、变相涨价等行为。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中介服务机构应依法依规公开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的,中介服务机构应结合市场行情合理定价,有序参与市场竞争。严禁通过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取费用、扩大收费范围、减少服务内容等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严禁相互串通、操纵中介服务市场价格。 四、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监管 县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完善中介服务规范和标准,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公开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加强对会计审计、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领域的监管。推进信用监管,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严格查处提供虚假证明、出具虚假报告、谋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违规行为。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清理规范本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并及时公布本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破除利益关联,坚决整治“红顶中介”。 附件:1.通海县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 2.通海县保留由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2021年版) 3.通海县保留由审批部门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服务事项目录(2021年版) 2022年10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通海县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xlsx
附件2.通海县保留由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xlsx
附件3.通海县保留审批部门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性服务事项目录.xlsx
相关解读:《通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县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政策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