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彝族乡位于通海县城东南,距县城5公里。东邻杨广镇、华宁县,南与高大乡、建水县曲江镇毗邻,西接九街,北与城郊相连,乡政府驻地里山社区距县城5公里,全乡总面积100.01平方公里,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18.5公里,辖1个居委会(里山社区),5个村委会(五山村、芭蕉村、大黑冲村、中铺村、象平村),下属42个自然村,13个居民小组,31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2940户,总人口8944人,少数民族(彝族为主)人口4676人,占总人口的52.28%。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等8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乡。 里山乡地貌多为山谷、山丘和山间小盆地,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227米(辣麻子箐石归心),最低海拔1680米(象平三家沟底),乡内有里山大沟、库南河、白木箐3条主要河流以及15处大小龙潭,全乡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雨量1000一110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2285.6小时,无霜期230天,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气候。 里山乡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农业稳乡、特色兴乡、开放活乡”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上抢新机,在农业生产上开新路。2024年,乡本级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2亿元、增长13.42%,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21.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5万元、增长6.87%。全乡累计烤烟移栽面积8120亩、交售烟叶总量114万公斤,实现烟农收入4008.89万元,烟叶税收收入881.95万元;竹下天麻、黄精、重楼等中草药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特色不断丰富;蔬菜种植面积稳定2.4万亩,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100%,“一村一品”逐步形成;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老实芭蕉”度假村、龙跃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特色休闲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三届民俗文化火把节、五山盆景文化节等特色活动。 里山乡始终坚持“宜居宜业、村美人和”的乡村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农村危房闲房及临违建筑整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将每周五定为人居环境整治日,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清河、清沟、清路、清垃圾和人居环境整治暨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美、村庄绿化美、人文景观美和组织强、产业强、治理强”星级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以绿水青山为主要资源,深入实施“美丽乡镇”建设,强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实现新村有新貌,旧村有特色,形成环境优美、美丽宜居的新里山。先后荣获“玉溪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云南省绿美乡镇”等称号。 里山乡各族人民善良淳朴、勤劳奋进,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彝族火文化薪火相传,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滇南彝族四大名腔之一的“五山腔”在此起源,历久弥新,奔放豪迈的“烟盒舞”活力绽放。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团结一心,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里山正迈向天更蓝、水更清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