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云南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实施方案》为了便于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各委、办、厅、局,以及各有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实 施 方 案 的 通 知》(云政办发〔2017〕92号)(以下简称《方案》)的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落实工作,现就《方案》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说明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 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6〕44号)明确指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品牌战略持续推进,上世纪80年代打造出“五朵金花”“红塔山”等一批知名品牌。从1999年8月《云南省名牌产品认定和管理办法》,到2008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171号),再到质量兴省、质量强省战略的实施,品牌建设一直都是全省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国际国内市场,正由商品消费转向品牌消费,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已成为企业争夺的制高点,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强、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品牌建设和品牌引领作用发挥已成为我省经济建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由于品牌缺乏,同样的产品卖不出好价格,同样的产业规模实现的利润、税收差了不少。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和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二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的决策部署,紧紧把握国家品牌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实施“品牌兴滇”战略,改变“外来品牌输入、省内资源输出”的现状,打造云南品牌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提高供给质量,重树消费信心,创造新的供给,激活有效需求,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方案》。 《方案》政策要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方案》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常态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贴“三个定位”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全面优化政策法规环境,着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积极营造质量品牌提升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供需结构升级。 二是《方案》以加快品牌培育为突破点。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特色产业,推动政策、资源、技术、资金、人才聚集,建立品牌建设联动发展机制,围绕新兴产业布局,扶持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加快培育区域品牌、农产品品牌、制造业品牌和服务业品牌,壮大品牌数量,优化品牌结构,提高品牌竞争力。 三是《方案》以推动供给结构升级为着力点。通过科技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扩大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形成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云南特色产品生产供给体系,加快构建个性化、层次化、多元化的供给市场,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四是《方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落脚点。提出要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手段、健全监管模式,倡导诚信经营,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通过宣传营销,让消费者能够“信品牌、用精品、爱国货”,提振消费信心,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二、主要内容 (一)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和对云南“三个定位”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有效供给,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大,以扩大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形成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云南特色产品生产供给体系,加快构建个性化、层次化、多元化的供给市场,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服务云南跨越发展。 (二)制定了发展目标。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围绕政策法规环境进一步完善,品牌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快,品牌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质量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等要求,明确提出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品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两方面发展目标。微观层面以量化指标体现加快品牌培育、提升品牌建设质量等基础建设目标任务;宏观层面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为落脚点,突出品牌引领作用,明确了品牌的经济贡献发展指标。 (三)细化了重点工作。突出问题导向,以品牌建设基础、培育培育、供给结构升级、自主品牌消费为着力点,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着力破解发展支撑不够、品牌质量效益不好、供给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产品消费信心不足、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加快品牌培育、推动供给结构升级、扩大自主品牌消费等4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 1.质量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标准化水平是创新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水平提升、科技创新、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提高、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基础工作,是推动品牌建设、提升品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要素。锻造品牌、创造名牌就要有高标准,先进标准代表着品牌的话语权、主动权,是品牌价值的重要支撑。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运用质量工具和质量方法提升质量水平,确保质量安全是品牌建设的根本。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创造和引领需求,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品牌及品牌企业。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是品牌建设和供需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国际合作和贸易往来的必要条件。 2.“十三五”是云南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署,结合云南的区位、资源、开放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围绕高原特色农产品、特色种植、休闲观光等优势领域,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围绕冶金、能源、建材等传统产业,以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为重点,以新兴产业和科技企业为突破点,做精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等制造业品牌;围绕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领域发展要求,突出旅游服务业建设,做强服务业品牌;立足区域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产业特色,建立区域品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联动发展机制,以品牌建设引领供需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和丰富区域品牌。 3.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通过丰富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工业精品供给、优化服务业产品供给等措施办法,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价值链升级,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云南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4.“努力提振消费信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建立以企业质量信用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诚信体”是提升消费信心的基础前提。“加强品牌营销宣传,展示云南品牌形象,创新云南品牌及品牌产品营销模式,广泛宣传云南多民族品牌文化和品牌产品,实现本土品牌的自我宣传、自我推广和自我消费”是促进自主品牌消费的有效手段。“推动消费升级,实施消费品质量升级计划,适应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催生消费新业态”是推动和引领需求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 (四)强化了保障措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需要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从有利于工作推进、有利于保障成效、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角度出发,《方案》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考核评价、完善扶持政策、严格品牌保护、营造社会氛围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明确了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任务分工、激励政策和宣传推动等具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