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机制,科学防控,加强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结合通海县实际,经通海县人民政府于2024年10月24日印发了《通海县野生动物致害处置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应急预案》出台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变化,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快速恢复增长,同时野生动物致害问题凸显,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或其他财产,造成人员伤亡等事件发生,为全面加强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县林草局牵头起草了《应急预案》,报县政府审定,于2024年10月24日印发施行。 二、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主要内容及特点 《应急预案》共七个部分,包括:编制的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响应及分级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总则。明确了《应急预案》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内容。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了野生动物致害防控指挥机构、处置救援指挥和成员单位职责。 第三部分:应急响应及分级管理机制。明确了野生动物致害事件类型及野生动物意外伤害严重程度及各自安全风险等级。 第四部分:应急处置。按照致害事件类型、伤害严重程度及各自安全风险等级应急响应机制,进行分级处置措施划分,明确了各级职责、处置防范措施。 第五部分:信息管理。明确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记录内容及建档、舆情引导、信息发布等相关规定。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明确了应急处置队伍、物资装备、应急处置经费的保障机制。 第七部分:附则。明确了应急处置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和人员的奖励及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责任追究机制,预案管理及更新等相关内容。 四、特别说明 野生动物致害已于2015年纳入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投保,通过广泛宣传,自2015年以来我县人民群众遭受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伤害人员案件均得到保险公司赔付。今后全县范围群众遭受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房屋和伤害畜禽、人员或其他财产的,及时向当地乡镇(街道)林业站报案获取保险公司赔付。
相关政策:通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海县野生动物致害处置应急预案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