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完善和规范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县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即: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公共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 依申请公开是指只涉及部分人和事,不必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根据自身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各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程序向申请人公开。 第四条 依申请公开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 依申请公开内容 申请人申请公开的,原则上应当予以公开,但依申请公开的信息范围不包括: (一)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 (二)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 (三)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信息; (四)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个人合法权益受损害的信息; (五)行政机关的内部信息及内部公文; (六)行政机关内部研究、讨论或审议过程中的信息; (七)与行政机关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妨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危及他人人身权利的信息;但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除外; (八)需要政府部门加工、整理方能提供的信息; (九)可能会被申请人用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信息; (十)法律、法规、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第六条 依申请公开程序: (一)申请意见的提出 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获取政府信息的,可以向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提出申请。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公开的形式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可以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的格式文本。 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查询、获取有关自身的注册登记、税费缴纳、社会保障等方面情况的政府信息,申请人可以凭有效身份证明,向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应当创造条件,通过采用网上认定身份的技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互联网直接查询、获取有关自身情况的政府信息。 (二)申请意见的审核与受理 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对收到的申请要进行审核,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1.申请形式、内容符合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属于本机关掌握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 3.申请形式不符合规定或者内容不明确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允许申请人当场补正。 (三)申请意见的处理 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对受理的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1.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可以公开范围,并能够当场予以提供的,应当决定予以提供;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或者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已经主动公开的,应当给予指引,告知申请人检索、查阅的途径、方法,或者采取其他适当方式帮助申请人获取有关政府信息; 4.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由上级机关形成并已经公开的,应当在本机关所掌握的范围内予以提供; 5.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内容; 6.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认为申请公开的内容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或者逾期不予答复,但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告知第三方。 (四)禁止行为 1.答复申请人不予公开、不予提供的信息,不得以有偿服务或者变相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 2.不得通过与县、乡镇(街道)部门有隶属关系或者业务指导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以有偿或者变相有偿的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信息。 (五)期限 1.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够当场做出处理的,应当当场做出处理; 2.不能当场做出处理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 3.因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做出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经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人同意,可以将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4.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信息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复,应及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七条 依申请提供公开内容的形式: 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有条件的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场所,供申请人当场阅读或者自行抄录。应申请人的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可以提供打印、复制等服务,可以向申请人收取政府信息打印、复制的成本费用,具体标准由物价主管部门核定。 第八条 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但是,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行政机关可以收取信息处理费。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完整、不适时或者不相关的,有权要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及时予以更改。受理的单位无权更改的,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单位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条 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具体工作,并在媒体上公布受理、监督电话。 第十一条 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程序和责任。 第十二条 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通海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通海县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参考样表)》 通海县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参考样表) 申 请 人 信 息 | 公 民 | 姓 名 |
| 工作单位 |
| 证件名称 |
| 证件号码 |
| 联系电话 |
| 邮政编码 |
| 传 真 |
| 电子邮箱 |
| 联系地址 |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名 称 |
| 组织机构代码 |
| 法人代表 |
| 联系人姓名 |
| 电子邮箱 |
| 传 真 |
| 营业执照 |
| 联系电话 |
| 联系地址 |
|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
| 申请时间 |
| 所 需 信 息 情 况 | 所需信息内容描述 |
| 所需信息用途 |
| 所需信息的指定提供方式(可选) □纸面 □电子邮件 □光盘 □若无法按照指定方式提供所需信息,也可以接受其他 | 获取信息的方式(可选) □邮寄 □当场查阅、抄录 □电子邮件 □传真 □自行领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