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通海县召开杞麓湖保护治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共通海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詹道斌介绍杞麓湖保护治理推进情况。 近年来,通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湖泊保护治理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知责担责、知重负重,聚焦“建、治、调、管、宣、战”六方面,全面推进杞麓湖保护治理。 聚焦“建”,突出精准有效,扎实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流域内共有254个自然村,截至目前已完成169个自然村治理工程,对漏接、错接、混接、无末端处理设施等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加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领域的行政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活污水收集设施立案查处。对沿湖沿河管网未覆盖村落生活污水、餐厨泔水采取应急收处兜底措施,探索建立主城区和沿湖集镇餐饮经营主体,泔水收集处理市场化运行机制。 聚焦“治”,突出全面发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一进七清”行动,消除看得见的污染。在全县党员“亮身份”、党员户“挂牌”示范,建立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七个一”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村规民约、门前三包、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收费等管用制度,广泛发动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各级河长带头,广泛组织开展“河长清河清漂”“杞麓湖保护日”等行动。 聚焦“调”,突出综合发力,持之以恒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临湖区域,建成节水节肥设施农业6545亩,完成3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三个全覆盖”。启动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6个片区1.28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时,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构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开展“放心农资店”试点。在临湖区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24个网格,探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引导蔬菜生产端逐步规范。构建农业固废处理闭环。 聚焦“管”,突出全面管用,严管拦蓄带,管好闸门泵站,确保污水不入湖。加大对环保设备运维监管力度,坚持河道、库塘、拦蓄带一体化闭环调度。加快补齐拦蓄带功能短板,汛期前拦蓄带已扩容至210万方(新增87万方),日抽提能力提升至91.3万方(新增13万方)。抓实汛前腾空、晒塘、清淤工作,扎实推进“七清”工作,清理垃圾、植物残体、杂草共1908吨、淤泥10.58万方。 聚焦“宣”,县级领导带头,开展“聚共识、汇民力”百场杞麓湖保护治理宣讲912场次;坚持“官媒定调+自媒扩音”协同,开设“保护母亲湖 我们在行动”“红黑榜”曝光台、“杞麓湖保护大家说”等专题专栏,开通杞麓湖保护治理“民情民意直通车”,成立杞麓湖“护湖联盟”,开展“杞麓湖读书会”“小手拉大手”等系列爱湖护湖活动,凝聚全民参与杞麓湖脱劣攻坚战的思想共识。 聚焦“战”,突出高位统筹、高举高打,坚定不移打好水质脱劣攻坚战。进一步优化健全“战”的体系,完善“战”的手段。持续深化“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战”的纪律,严格监督执纪,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形成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担子的工作格局。 发布会上,通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龙发亮、李艳梅、王华明,四街镇党委书记赵丽芳,还就社会各界关注的杞麓湖拦蓄带运行管控、杞麓湖流域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当前,杞麓湖保护治理,正在加快推进截污治污、河道治理等各项工程措施,雨季来临,也给正在实施工程区域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邀请群众监督,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建一片成一片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请广大群众给予支持理解。”詹道斌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