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行业场所逐渐增多,通海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和建立“五项机制”,加强了阵地管控,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管控行业场所的能力。 一、建立分类分层管理机制。根据常态化管理中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目标和非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目标实行“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对非重点“地”,以落实例行检查,重在做好服务工作为要点,对重点红黄重点“地”,要求必须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标准,对检查发现问题隐患的坚决督促整改到位,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将依法实施处罚,最终实现问题清零。 二、建立严厉打击管理机制。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树立“零容忍”理念,实行“两个一律”:不管场所大小,一律深入细致彻查;不管事件大小,一律依法顶格惩处。严厉查处涉及行业场所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打击质效大幅提升,营造行业场所优良治安环境。2019年以来共查处违规旅馆16家,娱乐场所2家、机动车修理业1家。 三、建立协作联动管理机制。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与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卫健、宣传等部门建立协作联动机制。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联勤互动形式,及时互通行业场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协作配合最大化;通过执法问题通报、日常工作抄告等形式加强信息反馈,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应用最大化;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行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明确限时签收、及时处置、按时反馈等,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全面形成对行业场所齐抓共管的局面。2019年,开展联合检查6次,召开联席会议8次,发送工作提示函15期,联合整治行业场所30家,收到良好效果。 四、建立高效优质服务机制。由治安大队专管民警组建、派出所分管所领导、社区民警、业主参与,建立行业场所管理微信群,及时向广大行业场所发布市场消息、通报典型案例、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同时,依靠网络与广大行业场所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相互探讨工作经验、交流工作方式,使管理部门和行业场所实现互动,从而提高业主自律意识;治安大队、派出所通过定期召开业主会议,上门集中培训等方式对法人代表、经营人员、从业人员、安保人员等开展业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宣传,不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行业场所营业前,治安大队和派出所组织民警开展主动上门服务,进行物防技防、消防安全等方面指导,有效确保了全县行业场所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五、建立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在旅馆业、机动车修理业、娱乐场所等重点行业建立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动员从业人员和业主加大对形迹可疑人员、重点地区人员的关注,发现上述人员的向公安机关举报,查证属实的,由县公安局相关业务大队及时兑现奖金。从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共接受举报线索69条,兑现奖励金12000元,其中2018年接受举报线索22条,兑现奖励金4600元;2019年接受举报线索47条,兑现奖励金74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