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木雕——通海小新村格子门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12-01 09:34 点击率:41打印】【关闭

通海有不少古建筑,存有不少精美的木雕。然而最令人叫绝的,是清末木雕大师高应美雕刻的一堂格子门,现位于杨广镇小新村的三圣宫中。

三圣宫位于虎山、青龙山和牛山之间,一股小溪从门前淙淙流过。站在山腰眺望,整个建筑就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轻盈地停泊在山水之间。相传远古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彝族是这里唯一的居民。一位仙人乘船来到这里,用手杖在海底戳了个洞,通泻了大水,“通海”也由此而得名。大

水退后,渐渐有汉族搬迁而来,人们就在仙人遗留下来的船上建起了三圣宫。

     三圣宫里的木雕格子门上,“水绕楼船起圣宫”的场景,讲的就是这瑰丽的传说。高应美一生中共雕刻了四堂木格子门,三圣宫珍藏的这堂是最后

一堂,也是最完美的一堂,一共花了他17年时间,耗尽了毕生心血,即便是一副小小的马镫,也足以令其双目失明。

小新村格子门共六扇,是中国传统建筑正厅的大门。高3.2米,宽0.6米,厚0.07米,门料是“毛椿树”,特意请马帮从丘北县驮回来,其特点是千

年不会生虫,不会变形,不会腐朽,适于雕刻。

      在六扇格子门上,高应美雕刻了“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传”,以及古代神话传说瑶池赴会、十八罗汉、八仙故事、大禹治水、老子、孔子故事等,全部故事共雕刻151个人物,18匹战马,15条龙,3头麒麟,9只怪兽,4头牛,以及鱼、水禽和楼台亭阁等。题头的雕刻是九老拜童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山东省。张百万家九代同堂,第10代才生下来三天,就爬到供佛的桌上坐着。他的父亲说是怪物,要把他除

掉,而他家九代人说:不是怪物是贵人,九代老人都来拜他。十年后这小人修成正果,带领九代人升天。

       第三四扇格子门的裙板部分,呈现的就是“水绕楼船起圣宫”的传说。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有香港人出30万人民币,或用汽车来换格子门,但被村民拒绝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这堂格子门能幸存下来,可以看出小新村人对这樘门真是倍加呵护。

在小新村人心目中,格子门已不仅仅是一道门或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一件无价的瑰宝。通海小新村格子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来观者络

绎不绝。这扇格子门,不仅是天才木匠高应美的传世之作,更是一件让木头成为神话的大师级作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的十七年时间里,高应美先后设计、雕刻了四堂格子门。一堂在河西圆明寺大雄宝殿内(1983年毁于火);一堂在个旧李家花园内;一堂在通海城周家花园内(现在县文化馆保存);一堂就是小新村的这6扇格子门。传说个旧李家花园的格子门,先被卖到香港,后又卖到法国巴黎,现被法国一家博物馆收藏。

这四堂格子门中,小新村三圣宫的这堂艺术价值最高,工艺最为精美,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通海县旅游发展局

2017年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