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展,县人民政府批准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专家组评审确定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3名),现予以公布。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力度。望被命名的代表性传承人认真履行传承责任和义务,再接再厉,积极开展传承、培训和展示活动,创新保护方式,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通海”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通海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25年1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通海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性别 | 民族 | 项目名称 | 1 | 常吉兴 | 1944.04 | 男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2 | 陈桂珍 | 1965.05 | 女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3 | 陈树留 | 1954.02 | 男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4 | 伏兴亮 | 1961.07 | 男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5 | 胡金兰 | 1961.12 | 女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6 | 王丽芬 | 1953.10 | 女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7 | 杨秀琼 | 1965.10 | 女 | 汉 | 洞经音乐(妙善女子洞经音乐) | 8 | 董琼 | 1970.06 | 女 | 汉 | 刺绣 | 9 | 刘世贤 | 1953.03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0 | 汪兆红 | 1970.11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1 | 郭建 | 1975.04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2 | 郭靖 | 1965.08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3 | 吴东波 | 1981.08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4 | 吴东华 | 1985.02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5 | 吴文俊 | 1953.11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6 | 资玉明 | 1964.06 | 男 | 汉 | 传统木结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 | 17 | 杨晓敏 | 1962.07 | 男 | 汉 | 传统拓印技艺 | 18 | 李波 | 1975.10 | 男 | 汉 | 传统拓印技艺 | 19 | 刘建瑞 | 1981.02 | 男 | 汉 | 传统拓印技艺 | 20 | 史春伟 | 1984.04 | 男 | 汉 | 传统拓印技艺 | 21 | 张晓丹 | 1985.12 | 女 | 汉 | 传统拓印技艺 | 22 | 赵海涛 | 1975.05 | 女 | 汉 | 传统拓印技艺 | 23 | 苗发光 | 1965.11 | 男 | 汉 | 纳古传统工艺刀具 | 24 | 李汉江 | 1989.09 | 男 | 汉 | 高跷舞狮 | 25 | 李政斯帅 | 2004.05 | 男 | 汉 | 高跷舞狮 | 26 | 吕洪福 | 1950.08 | 男 | 汉 | 高跷舞狮 | 27 | 沈勇旭 | 2009.08 | 男 | 汉 | 高跷舞狮 | 28 | 童艳 | 1981.08 | 女 | 汉 | 麦芽糖 | 29 | 杨学林 | 1968.09 | 男 | 汉 | 麦芽糖 | 30 | 沈建林 | 1967.06 | 男 | 汉 | 玫瑰沙糕 | 31 | 岳翔 | 1994.04 | 男 | 汉 | 玫瑰大头菜制作技艺 | 32 | 旃锁 | 1987.09 | 男 | 蒙古 | 蒙古族烤鸭 | 33 | 赵增学 | 1968.01 | 男 | 蒙古 | 蒙古族烤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