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
地名介绍
兴蒙蒙古族乡。
地名来历
兴蒙蒙古族乡位于通海县杞麓湖西岸杞麓山脚。1253年,蒙古族将士随元世祖忽必烈平滇,都元帅阿喇帖木耳镇守曲陀关,其部属便落籍杞麓湖畔的凤山脚下,因下海捉鱼的人多,曾名下渔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新蒙”。1984年,改“新”为“兴”,寓意振兴蒙古族之意而得名。
地名沿革
明代,兴蒙为河西县东区下属的东浦乡。1940年,属河西县仙岩乡。1951年,属河西县新蒙蒙古族自治乡。1956年11月,通海、河西两县合并,改为第二区下渔蒙古族乡。1958年,属西城公社下渔管理区,后改为生产大队。1962年,称下渔人民公社。1980年,改为新蒙大队。1984年1月,改为兴蒙蒙古族乡,沿用至今。
兴蒙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大会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盛会。蒙古族入滇后,经常在曲陀关都元帅府和杞麓山脚下的白沙凹、练武场举行三项那达慕,参加比赛的优胜者赐给一匹骏马。明代洪武十四年以后,那达慕被迫中断。

兴蒙那达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