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之路上 更好发挥审计监督独特作用 ——访云南省审计厅厅长谢健 记者:在过去的一年里,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云南省审计机关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谢健: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云南省审计机关在传承好、运用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上勠力同心,不断增强服务中心工作的主动性和契合度,促进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坚持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政治统领,极大增强了审计监督的信心和底气。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和支持审计工作,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党组会、常务会3次听取全省审计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121次。各方面高度认可和支持审计工作,我们与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人民检察院、省统计局都建立了协作配合、贯通协同工作机制。 我们坚持以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为看家本领,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优势和专长,全省共审计(调查)项目3222个,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91.86亿元,上缴财政资金47.20亿元,审减投资额23.08亿元。我们梳理上报审计查出“形象工程”10个典型案例获批转全省通报,列为云南省主题教育6个专项整治重点之一,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报告反映问题获批全省通报。 我们坚持以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有力提升了审计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坚持“开门问审”征集年度审计项目,首次评选优秀研究型审计项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空间辅助支撑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围绕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信息20篇次,全省审计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移送人数和金额保持较高水平。在审计署表彰的2022年度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中,我省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报送参评的4个项目全部获得一等奖。 我们坚持以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为重要保障,开展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改革将全省审计机关93%的公务员划入专业技术类管理,重塑重构了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制度体系,在全省审计系统形成了以考促学、以学促能、以能促干、以干促优的良好氛围,省审计厅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达68.1%,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中央组织部及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审,下大力气从严治理审计队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全省审计队伍教育整顿、“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和治庸三年行动,实施干部履职情况负面清单档案记录管理,严格日常考勤管理等“一揽子”举措。紧盯“靠审吃审”“以审谋私”等审计权力运行风险,组织全省审计机关重大事项督察整改和信息化建设管理专项巡检整改“回头看”、全省“双责”审计项目质量检查。 记者:2024年,云南省审计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独特作用? 谢健:2024年是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和云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上来,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在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之路上更好发挥审计监督独特作用。全年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谋划。 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助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促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审计、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筹建设国家公园专项审计调查,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开展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营专项审计调查,促进数据安全依法运用;开展省管干部和州市审计局局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审慎用权、廉洁用权。 二是围绕稳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针对地方财政收支紧平衡、内生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加大财政“三保”、重点产业、风险防范、民生保障等政策落实的审计力度。以财政审计为“龙头”,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下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省级财政预算内投资情况等审计,加大对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的审计力度,摸清摸透地方可用财力“四本账”总体情况,推动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优化;开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开展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促进资金安全规范管理使用。 三是围绕我省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开展省属国有企业私募投资基金专项审计调查和省属高校校办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审计,助力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任务落地、责任落实,推动高校校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实现转型升级;以“先巡后审”模式开展社科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推动社科类科研经费合规高效使用;开展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一条线”专项审计调查,助力其兴利除弊、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商品供应全渠道作用;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为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增长中实现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政策措施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统筹开展全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促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开展省级旅游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审计调查,促进提升文旅产业投入产出质效;开展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专项审计调查,有效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开展城镇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省对外援助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促进我省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五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机关要做到“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的重要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审,持续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省委审计委员会领导批示督办制度,完善纪检监察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工作流程;加力推进审计队伍教育整顿,抓好治庸三年行动的落实;运用好青年审计人员培养“双导师”制度,举办第二届云南审计青年论坛;全面完成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级套转入轨,探索建立覆盖全省审计机关的干部履职情况负面清单档案记录制度、审计专业能力与贡献测评制度、分类分级考录培训制度,为全省扩面推开公务员分类管理提供可靠经验和可行路径;深入开展“清廉云南”建设,持续深化“清廉审计”各项举措,坚持从严管理审计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