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通海县审计局于2021年5月至9月,对秀山古建筑群地基基础加固工程竣工决算进行了审计。 一、基本情况 通海秀山古建筑群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是对秀山古建筑群-涌金寺、清凉台、土主庙(三元宫)3处文物建筑群基础加固和边坡、滑坡治理,属抢险加固工程。 2017年11月20日,项目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由甘肃中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629.99万元,项目于2017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于2019年7月31日竣工,2020年12月29日通过初验,工程验收为合格。本项目实际完成了涌金寺、清凉台、三元宫建筑群基础加固和边坡、滑坡治理。与批复设计方案及合同内容相比,增加了涌金寺建筑群微型桩群(正门前)、清凉台前边坡(卫生间)锚索地梁、清凉台建筑群北部新建毛石挡墙、涌金寺正门前月台修整等内容。 合同工期130天,实际工期582天,超合同工期452天。因预付款、进度款支付不到位等原因,施工单位办理了四次延长工期申请,最终将工期延长至2019年7月31日。 截至2021年5月12日,资金来源合计:487.23万元。资金支出合计487.2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工程款 409.09万元,待摊投资78.16万元。结余-0.02万元(用其他资金支付)。项目送审工程投资766.42万元,审计认可工程投资 743.25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632.44万元,待摊投资110.81万元,多计工程投资16.17万元(不含监理补充协议金额7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效益情况及评价 (一)项目建设效益。 1. 建设规模方面。 项目批复建设内容为秀山古建筑群-涌金寺、清凉台、土主庙(三元宫)3处文物建筑群基础加固和边坡、滑坡治理。实际完成了涌金寺、清凉台、三元宫建筑群基础加固和边坡、滑坡治理,增加了涌金寺建筑群微型桩群(正门前)、清凉台前边坡(卫生间)锚索地梁、清凉台建筑群北部新建毛石挡墙、涌金寺正门前月台修整等内容。 2. 项目投资方面。 项目的预算控制数889万元,审计认可总投资743.25万元,与预算控制投资相比完成83.61%,投资控制较好。 3. 建设质量方面。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行了第三方监理,监理单位对施工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及安全等方面进行施工过程监督,工程初步验收合格。 4. 工期方面。 项目合同工期130日历天,实际工期582天,超合同工期452天,工期控制差。 (二)项目运营使用效益。 通过对涌金寺、清凉台、三元宫地基基础加固,保护了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保证了游客的人身安全。 (三)评价。 项目实行了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管理制度。项目财务核算基本规范,收支基本清楚,会计资料基本反映了工程资金收支情况。但存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拖欠工程款及待摊费用、未办理项目财务关系划转、工程现场签证单办理不及时、工程结算多计工程价款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拖欠中小企业账款2.68万元; (二)拖欠工程款及待摊费用119.81万元; (三)未办理项目财务关系划转64万元; (四)工程现场签证单办理不及时; (五)工程结算多计工程价款16.17万元。 四、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 对上述问题,通海县审计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要求通海县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及时将拖欠的中小企业账款支付给相关单位;及时将拖欠的工程款及待摊费用支付给相关单位;按照规定及时办理财务关系划转;今后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对工程量进行报送、审核及确认,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多算、漏算及扯皮;对多计的工程价款依法整改。 审计建议:一是加强项目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合同、招投标文件等支付各项费用;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对项目招投标、项目现场签证、项目档案收集归档等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三是积极向县财政局争取拨付上级已下达的专项资金,确保工程尾款及时足额支付。 五、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建议采纳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上述问题,通海县秀山历史文化公园进行了整改。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拖欠工程款及待摊费用的问题,将持续与财政协调、沟通,并向主管部门、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加大拨付上级已下达的专项资金,确保工程尾款、待摊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对未办理项目财务关系划转的问题已按相关要求入账;对工程现场签证单办理不及时的问题,今后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时对工程量进行报送、审核及确认;对工程结算多计工程价款的问题,已依法整改。 审计建议已被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