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审计局关于通海县教体系统20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调查结果公告


来源:通海县审计局 时间:2022-08-10 15:52 点击率:1770打印】【关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通海县审计局自20218月至11月,对通海县教体系统所属学校202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一、基本情况及总体评价

通海县教育体育局下属的学校(幼儿园)共24所,此次重点审计调查了22所。2020年末22所学校核定教职人员编制数共2 594人,实有编制内人员2 450人,在校学生42 557人。202022所学校(幼儿园)预算收入合计49 228.96万元,预算支出49 908.5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679.55万元,累计结余194.04万元。2020年末22所学校账内资产总额30 871.1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 798.76万元;非流动资产29 072.41万元。负债及净资产总额30 871.17万元,其中:流动负债810.35万元;净资产30 060.82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海县教育部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财务管理,构建和谐育人校园环境,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一是全面推行了校财局管模式,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16所学校全部落实了校财局管工作,进行统一开户、分账核算。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统一在教育局核算,实行报账制管理。强化了各学校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尤其是对帮助条件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义务教育学生得到更多实惠。但审计发现,教体系统各学校在政策执行、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学校食堂管理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纠正、规范。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24所学扩大开支范围26.63万元。

(二)2所学校违规收费2万元。

(三)3所学校超标准发放学生经济困难补助0.35万元。

(四)3所学校应缴未缴非税收入2.24万元。

(五)11所学校应缴未缴结余资金34.89万元。

(六)5所学校挪用生均公用经费143.51万元。

(七)1所学校多征订的1套教科书未退还发行单位。

(八)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其中:16所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5 492.31万元4所学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1 868.91元,甸心小学使用资产权属不明未纳入资产核算。

(九)3所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核算不规范25.90万元。

(十)3所学校违规向单位内部职工借款155.70万元。

(十一)15所学校往来款项长期未清理结转159.45万元。

(十二)4所学校账外列收列支4.05万元。

(十三)1所学校食堂收入公款私存30万元。

(十四)1所学校享受城镇低保的8名学生学校未按规定纳入经济困难学生补助。

(十五)1所学校未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收取押金3万元。

(十六)10所学校非公务卡报账12.20万元。

(十七)1所学校购买复印纸未进行集中采购0.54万元。

(十八)1所学校物资管理不规范。

(十九)7所学校校食堂结余过大。

(二十)6所学校食堂管理核算混乱。

(二十一)2所学校工程项目未经验收就投入使用。

三、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

对上述问题,通海县审计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对扩大开支范围26.63万元、违规收费2万元、超标准发放学生经济困难补助0.35万元、多征订的1套教科书未退还发行单位的问题,作收缴省财政处理。对应缴未缴非税收入2.24万元、应缴未缴结余资金34.89万元问题,责令学校按原渠道上交县财政。对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及基本建设投资核算不规范25.90万元的问题,责令学校进行账务调整。其余问题鉴于学校工作实际,审计未作处理。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通海县审计局建议:一是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完善食品采购票据,健全食堂物资出入库验收、登记、领用台账。二是加强学校货币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加强支出凭证的监督。三是加强学校投资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加强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和基建档案备案工作。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上述问题,通海县教育体育局及审计涉及的学校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了整改。对扩大开支范围26.63万元、违规收费2万元、超标准发放学生经济困难补助0.35万元、多征订的1套教科书未退还发行单位的问题,已按审计决定上缴省财政。对应缴未缴非税收入2.24万元、应缴未缴结余资金34.89万元问题,现已交5.03万元,未交32.10万元。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及基本建设投资核算不规范25.90万元的问题,涉及学校已进行账务调整。

     对审计提出的建议已积极采纳并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