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杨广镇的“四通八达”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05-27 11:18 点击率:88打印】【关闭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杨广镇的四通八达

 

通海自古就是交通枢纽,为滇中交通要冲,唐代的"通海城路”(亦称通海大道),即为自交趾(今越南)麊冷水道”(今红河)通往益州郡治滇池(今晋城),北上至戎州(今四川宜宾),西行至大理的著名驿道,而杨广的驿道亦是这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历史上杨广的通路交通建设情况,通过查阅《通海县志》等各种历史资料,我们从中得知:

通海境内,明清肘期的交通主要有南北两条线路,北线:由通海县城,东经义广哨、马家湾越山过华宁甸苴关(今雄关)、江川海门桥,上关索岭至晋宁、呈贡达昆明。南线则是由通海县城,经关平甸、中伙铺过曲溪达临安(今建水)。

民国38(1949),完成从通海大桥村至华宁县城全长23公里的通华公路和江川经米冲至义广哨全长42公里的路基工程。

19562月,省道晋()()线开工修筑,从江川小白坡至通海义广哨段,由通海、江川两县在原有毛路基础上负责修筑,历时3月修通验收。

1957年兴工修筑纳家营--二街--六街--马家湾的环湖东北路,由沿线的四街、杨广区出工,经半年修筑,建成土路通车,全长9公里。

19851月,修大新乡至白石崖村全长20公里的山区公路,先对20年前从大新乡修至落凤的7公里毛路进行改造,后又兴工修建从落凤至白石崖3公里的土路。

1985年,经报省公路局批准,将通()()公路通过杨广街市的一段进行改道,1210兴工修筑,历时8月竣工,新改道全长1644.51米,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经相关部门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达二级公路标准。

可以这样说,1998年之前,杨广镇境内只有一条稍显像样的主干公路,这条公路从通海县城向东出发,经过大桥村、马街子村、丁家马头湾村、古城小铺子村,然后到了杨广村,再继续往前走,能到镇海村,义广哨村、兴义村、马家该村等,也通往华宁县和江川县。但这条老公路,路面狭窄,经过的村子又多,堵车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小铺子段,堵个把小时算是短的,堵起来甚至于骑自行车的也无法通过,一听见说小铺子堵车就头疼。

为全面解决县城到杨广镇的交通拥堵问题,1998年开工建设了一条新的公路。这条1999年建成通车的新公路,长5.36公里,宽43米,双向6车道,新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杨广镇到县城的通行,杨广人甚至走路到县城吃碗早点,然后再步行回家。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的布局,2019930日建成通车的江通高速公路,又极大地改善了杨广镇及通海县的交通出行。江通高速公路起点位于江川紫红坝立交,接玉江大道、经过江川雄关乡、杨广镇海村,止于通海秀水沟村,连接已建成通车的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江通高速公路通海东出入口设在杨广镇镇海村,该互通立交是进出通海的门户。作为云南省十三五规划及五网建设的重要项目,江通高速公路项目是滇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昆玉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是完善滇中地区尤其是玉溪市域公路网布局的主骨架之一,也是拓展玉溪市交通旅游走廊,实现江川与通海两地之间直接联系以及对外出入的高速走廊,其建成通车,将进一步优化玉溪与昆明、红河之间的直接联系,对加快区域交通物流运输及旅游将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现在建的弥玉高速(通海的第三条高速公路)通海段长34.9公里,从澄江华宁延伸过来后,于义广哨村窑冲处并入江通高速公路。

通海东(杨广小坝收费站)作为通海高速公路的主出入口,此刻就显得犹为重要。

纵观历史,杨广的道路交通建设,从驿道到土路,从土路到水泥路和柏油路,再到现在的高速公路,杨广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历程,而今交通快速便捷,四通八达,江通高速、弥玉高速贯通全镇,占据了交通优势的杨广,必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