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镇惊现清末泥塑大师黎广修作品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07-22 09:03 点击率:43打印】【关闭


  20243月,因寺庙年久失修,杨广镇凤麓社区李官庄村决定对本村的回龙寺进行维修。得知消息后,镇政府工作人员前去察看。查看的过程中,发现回龙寺大殿内所塑泥塑,栩栩如生,色泽鲜艳,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塑像与背景设计制作为一个整体,跟高应美木雕格子门中的历史典故场景相似。人像端庄,背景中有飘动的祥云,有翻腾的波浪,有盛开的莲花。又好似一个舞台,正在上演一出无声的好戏。泥塑及彩绘之精美,明显不同于其它寺庙里的泥塑。处于好奇及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于是对回龙寺里的泥塑进行了走访调查。

据村里76岁老人李光生讲,他小时候泥塑就存在了,村里人口口相传,说是塑这些泥塑的人,跟塑河西圆明寺泥塑的人是同一个人。传说李官庄人看了河西圆明寺里的泥塑后,相当满意,于是就请这些人到回龙寺里塑了大殿上的观音等泥塑。

村民李光生讲述泥塑传说

云南省级工艺大师、玉溪市工艺美术师、玉溪市非遗传承人王华伟,1985年从事泥塑工艺工作,距今已有38年,主要以大型泥塑佛像为主。江川雄关冷链物流园区的大白菜,江川鱼广场的大头鱼,江川二中的林则徐塑像,皆是王华伟的代表作品。王华伟到回龙寺察看后,凭借多年的泥塑经验,对比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的技艺手法,王华伟认为这些百多年前的泥塑,只可能出自黎广修及其弟子之手。

王华伟大师认真察看泥塑

云南省木雕工艺大师王效春,在仔细察看回龙寺里的每尊泥塑,比对各种照片资料之后,也认为十有八九是黎广修及其弟子的作品。

王效春大师认真察看泥塑

云南名匠——木雕艺术师朱孟文认为,回龙寺泥塑的雕刻工艺、手法与古城小新村三圣宫格子门有异曲同工之处,采用了镂空和圆雕等相同雕刻手法,非一般人所能雕,绝对是大师级水平。这同时也间接证明了高应美曾拜黎广修为师的传说。

朱孟文大师认真察看泥塑

据重庆市《合川县志》记载:黎广修,字德生,出生于1815年,是云门镇人,幼年读书学画,后随其父精学塑像。成年后,能诗善画,尤精雕塑,为当时四川著名的民间雕塑大师。1883——1890年间,黎广修率领六弟子雕塑了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其所塑五百罗汉被被雕塑界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据说雕塑完筇竹寺五百罗汉后,又受河西圆明寺主持圆泰和尚邀清,到圆明寺塑佛像。查阅《河西社区志》,里面有记载:玉皇阁位于圆明寺,所塑玉皇丈八金身,伟大庄严,生气凛然,两旁四相,亦神采奕奕,与生人无殊。”(《续河西县志稿》语)。出自四川著名泥塑大师黎广修之手。可惜毁于文革。

关于回龙寺内的泥塑为何能保存下来,破四旧文革期间都没被毁坏?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调查了解。据村民李光曦说,回龙寺以前是小学的教室,大殿泥塑前面被村民用竹篱笆封死了,竹篱笆外面裱上报纸,报纸外面又贴上毛主席语录。护林员杨文彬说,他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甚至要求他们不准上大殿去玩。村民们的种种措施和办法,最终使得这些泥塑得予保存下来。

无论从工艺角度,时间节点,还是民间传说上来说,杨广镇李官庄回龙寺里的泥塑佛像,可以初步认定为黎广修及其弟子作品。

维修工作8月底可结束,杨广镇除了有木雕大师高应美的木雕作品可供游人欣赏外,又将新添泥塑大师黎广修的泥塑作品,供游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