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11-21 17:00 点击率:16打印】【关闭

2024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通海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通过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班子集体学法等形式,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任务分工,保证学法用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与日常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要求全体职工在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按照增强八个本领要求,着力锻造过硬工作本领,进一步加强对党纪法规、业务知识的自学,从而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二)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细落实

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照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相关规定,在通海县人民政府网依法公布行政执法主体信息、权责清单、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定申请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所需的材料清单及服务指南。二是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文字、拍照等方式,对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管理。三是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主体为局法制机构所有行政处罚案件都按程序由法制机构作出了法制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一并归至案卷当中装订存档。

(三)强化执法检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围绕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突出春节、五一、汛期等重点时段,紧盯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开展执法检查。截至202410月,共检查非煤矿山及工贸企业63户(次),发现隐患数446项,已整改隐患223项;检查危化品生产经营(含加油站)、烟花爆竹企业150户(次),发现隐患数272项,已整改隐患数272项。实施行政许可2件,实施行政处罚8起,罚款金额26.9万元。

(四)完善应急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在原有《通海县地震应急预案》、《通海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海县水旱灾害应急预案》、《通海县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通海县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5个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编制,形成新的应急预案,并下发至各单位。二是多次组织开展森林火灾处置、地震应急实兵拉动等实战演练。采取实际烧除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有序组织全县计划烧除工作;组织开展军地联合抗震救灾应急演练和洪涝灾害抢险救灾和群众转移避险综合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五)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机制建设,强化应急保障

一是县建成1支综合应急救援队(县消防救援大队)30人、1支森林草原火灾救援队(季节性)30人,乡镇摩托车救援队9460人,其他救援队(含民间救援队)17467全县共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库点2个,其中县级库1乡镇储备点1;储备帐篷、彩条布、棉被、棉大衣、衣服等救灾物资1万余件,不断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抓好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发现事故险情及时、准确上报和科学有效应对处置。

(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增强防范抵御重大风险能力

一是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要求,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地质灾害4个指挥部的1+4”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应急通信保障等应急联动机制二是开展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通过修改完善指挥部领导架构、工作规则,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应急演练,制定地震、洪涝等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做好物资调运管理等工作,逐步形成以预防体系、应急体系、处置体系、恢复体系组成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三是明确了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3指挥部的职能职责,完善各指挥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四是建立完善各项自然灾害相关应急制度。严格执行一接三即制度;建立并优1262预警响应联动、极端暴雨天气预报预警和紧急情况叫应”等机制建立防火期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制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地震灾害应对处置机制;严格落实抗旱和地震灾害“四级包保”责任制。

(七)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范化解社会重大风险责任

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严格执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利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时机加强监督检查,惩治违法企业及个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努力树立应急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畅通公众诉求渠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举报奖励办法,动员社会各界、社区管理人员和广大群众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认真办理安全生产信访举报件,有效化解安全生产争议和纠纷,有力维护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八)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一是开展“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511上午,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防震减灾局、县林草局、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10余家单位在县城城西小花园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共悬挂宣传条幅3条、设置展板14块、发放图册、防灾减灾明白纸等宣传品2000余份,惠及群众200余人。二是开展2024安全宣传咨询活动”。617日,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21家单位在县城城西小花园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共设立21个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6块,悬挂横幅、宣传标语4条,发放宣传资料6890余份。三持续加强对安委会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安全负责人和企业法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宣传11516人次,应急逃生演练64家次,共计3440人次;组织非煤矿山和工贸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集中培训3次、培训人数80余人(次),到企业一对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

二、存在不足原因

一是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有待提高县应急管理局承担的都是急、难、险、重的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安全培训教育不够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认识不足,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偏低,给行政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全民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较淡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云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宣贯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二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云南省 69 项、玉溪市76 项和通海县79项具体举措,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着力抓“十大行动38项具体措施落细落实全面排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推动重大隐患动态清零。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分析研判、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领导做到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问题过问、重点环节协调、重要任务督办,在全局形成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层层发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新格局。四是深入开展普法守法工作,推动公正文明执法。通过开展培训,加强学习交流,持续提升全体职工的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新的普法形式,不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进一步做好“普法强基补短板”、“八五”普法等工作,不断增强全体职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防范行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通海县应急管理局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