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人社局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2-28 13:17 点击率:246打印】【关闭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中指出重点打击的十种犯罪。

针对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重点打击:

1.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2.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

3.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恶势力;

4.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

5.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

6.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7.操纵、经营“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8.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

9.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

10.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

二、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以往的打黑除恶,虽然只有“扫”和“打”的一字之差,却区别很大:

第一,这次"扫黑",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通知,整合多部门力量,集党和国家之力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第二,过去"打黑"更多是从社会治安角度出发,强调点对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这次"扫黑"是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基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围内,更全面、更深入的扫除黑恶势力,不但要打击犯罪,还要打击违法行为。

第三,过去"打黑"打的多,防的少。这次"扫黑"更加重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齐抓共管。各行业的主管部门明确了扫黑责任,加大了防范力度。这次共同参与的部门从过去的10多个部门,增加到了近30个。

三、恪守法治的要义,让“严打”变“常打”

犯罪是很难通过一次“严打”就能完成的,盘根错节、利益交织的老大难问题更是如此,因此,“扫黑除恶”排除运动化的倾向,杜绝只顾“一阵风”,而忽视了长久性社会治理的套路,坚持常态化的打击犯罪和犯罪预防,让“严打”变“常打”,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四、扫黑除恶打准“七寸”即打掉“保护伞”

“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打蛇要打七寸。”黑恶势力力的“七寸”,就是掌握一定权力并为其充当“保护伞”的腐败分子。只有坚决打掉涉黑“保护伞”,才能真正根除黑恶势力。

五、斩断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的利益链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扫黑除恶力度的不断加大,黑恶势力活动渐趋隐蔽,其组织形态、提取利益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通过公司、协会等外衣,一些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形成了“以黑经商、以商养黑、以商养官、以官护黑”的黑色利益链。

不铲除“保护伞”,扫黑除恶就会像割韭菜一样没有尽头。扫黑除恶的过程也是反腐败的过程,只有将打击“保护伞”与侦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做到同步侦办、综合治理、集中打击,尤其是抓住涉黑涉恶和腐败长期、深度交织的案件,彻底摧毁隐藏在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的“保护伞”,才能取得扫黑除恶的最终胜利。

玉溪市将始终以“零容忍”态度,持续不懈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打击重点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犯罪滋生土壤。

举报方式:

一、云南省

举报电话:0871-63992898(省扫黑办)

          0871-12368(省高级人民法院)

          0871-64993142(省人民检察院)

          0871-63053110(省公安厅)

          0871-64189050(省司法厅)

举报邮箱:ynshcebgs@163.com

二、玉溪市

举报电话:13368896110(市扫黑办)

          0877-2616219(市中级人民法院)

          0877-2696013(市人民检察院)

          0877-2691110(市公安局)

          0877-2018626(市司法局)

举报邮箱:100540877@qq.com

三、通海县

举报电话:0877-3029537(县扫黑办)

          0877-3805187(县人民法院)

          0877-3022000(县人民检察院)

          0877-3806466(县公安局)

          0877-3029036(县司法局)

举报邮箱:1569304643@qq.com

四、通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举报电话:0877-3029127(县人社局劳动监察股)

   真:0877-3029111

举报邮箱:yxsthxrsj@126.com

亲爱的朋友:

建设平安和谐通海,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人民战争,是每一位通海人共同的责任,如果你身边存在或发现涉黑涉恶犯罪的问题线索,请及时拨打上述举报电话,对提供线索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将绝对保密。线索一经核查属实,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通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