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要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近期,里山乡综治中心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网格联动方式成功调处一起邻里纠纷,促成当事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普某林和普某飞是里山乡象平村村民,也是多年老邻居。普某林家门口有一块地曾修建了烤房、牛圈。2015年新农村建设时,该地收归集体,用于房屋建设,烤房也在农危改期间拆除,但后来因面积不足以建房,一直空闲至今。又因小组集体经济薄弱,至今未向普某林拨付补偿款,普某林后在该片土地上种植桃树做私用。在人居环境整治时,由于清理道路,普某飞将自家花盆挪到了该地块摆放。普某林认为此行为侵占了自己的土地权益,多次与普某飞发生口角。普某林一气之下便把普某飞的花盆扔了,普某飞随即用刀砍坏了普某林家的桃树枝,双方因此矛盾激化,争吵上升到村民微信群。象平村网格员看到情况后立即上报至乡综治中心。 为快速解决纠纷,防止矛盾升级,乡综治中心迅速组织了派出所、司法所、村治保主任等到当事人家中开展调解。起初双方情绪激动、排斥心理较重,调解人员在了解情况后,采取“分点突破”的方式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记录双方动态、寻找突破点。随后调解人员从双方家中老人年龄大,普某林又经常外出打工为切入点,通过举事例、唠家常、讲感情,阐述“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性。经过调解人员耐心的劝说,双方当事人态度随即缓和。随后,乡综治中心调解人员还帮助普某林清理了堆放在普某飞家院墙边的杂物。双方当事人十分满意,当场握手言和,并表示以后会友好相处、相互照应,同时自觉维护好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共同美化家园。 此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是里山乡综治中心全面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全化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的成功案例。下一步,里山乡综治中心将继续用专业与温度,搭建起群众沟通的桥梁,努力推动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平安联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