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蒙乡创新工作方法,变“会场宣讲”为“院坝交流”,带着政策、揣着诚意深入各联系村组,以“板凳座谈”形式开展杞麓湖保护系列宣讲活动。一场场围坐而谈的板凳会、一次次接地气的村民交流会,将湖泊保护的“大道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 “您看这红旗河,既是景致也是生态屏障。我们日常不往河里扔垃圾、丢农药化肥袋,就是在护着咱的‘母亲湖’。”在村头院坝、农家门口,领导干部搬个凳子融入村民中间,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讲解杞麓湖保护治理的政策要求与长远意义。告别主席台、不念稿子,干群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解疑惑。 宣讲现场互动热络,村民踊跃提问,话题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土壤改良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关键领域。“改良土壤要怎么做?”“我们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我们要配合做好雨污分流改造,让污水不入湖”。 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不仅让村民真切理解了“保护杞麓湖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道理,更有效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宣讲活动已实现3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全乡90%农户已主动行动起来,清理房前屋后排水沟渠,从源头减少污水入湖风险,共同守护“母亲湖”的碧水清波。 在深化成人宣传的同时,兴蒙乡更着眼未来,积极组织志愿者队伍将保护理念延伸至下一代。志愿者们深入各村,面向小朋友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杞麓湖保护知识宣传。通过生动有趣的环保小课堂、绘画等形式,用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述“母亲湖”的故事,讲解保护水源、不乱丢垃圾、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培养“小小杞湖守护者”。 下一步,兴蒙乡将把“板凳课堂”办得更实,让每一户村民都成为杞麓湖的“守护者”,共同筑牢湖泊生态保护的“群众防线”。同时,深化拓展面向儿童的志愿宣传活动,让“小手拉大手”效应持续放大,共同筑牢湖泊生态保护的坚实“群众防线”,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