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建好“菜园子” 拎稳“菜篮子”


来源:名邦古镇和美秀山 时间:2024-08-27 09:33 点击率:76打印】【关闭

眼下

正是秋种秋收的关键时节

在通海的广袤大地上

随处可见通海人民忙碌的身影

大家齐心协力

在建好“菜园子”的同时

拎稳“菜篮子”

1.jpg


走进秀山街道大树社区的田间地头,村民们一边忙着种下“秋的希望”,一边忙着采收“秋的硕果”。在一处农田里,40余名村民正沐着晨光,合力采收成熟的芹菜,拔菜、清土、修叶、搬运、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价格比较可观,销路基本上不愁。”菜农杜俊钱说。

2.jpg

3.jpg

秋的忙碌,不仅蕴藏在通海的田间地头,也体现在人来人往的蔬菜冷库、批发市场和小商小贩间。在西南地区占地面积较大的金山蔬菜批发市场,全天24小时都有蔬菜交易在这里发生。甘蓝、玉米、花椰菜、西葫芦、四季豆等10余种蔬菜,在保障本地“菜篮子”供应充足的同时,从这里出发,或走向全国大中小城市的餐桌,或走出国门,出口创汇。

“8月份这段时间,金山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蔬菜存储量达到400吨左右,在保证通海县蔬菜供给的情况下,主要还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主要销往泰国、越南等几个国家。”通海县秀山街道金山社区副主任肖传信说。

4.jpg

守好群众“菜篮子”,关键在于建好“菜园子”。今年以来,通海县在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种植上下足功夫,草莓番茄、彩色洋芋、赤松茸等让“菜园子”产得新、产得丰。同时,在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农产品质量抽检等方面持续发力,让“菜篮子”拎得稳的、供得优。

“今年以来,通海县农业农村局在蔬菜的稳产保供方面,主要是结合蔬菜的种植节令,拟定和发布生产指导意见,确保蔬菜生产有序的开展,同时开展好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有效地提高农户的种植收入;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广“三新”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强化质量监管,配合各级对我县农产品的抽样检查,确保蔬菜的安全,让更多的消费者放心购买。”通海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刘发伦说。

据悉,今年上半年,通海县蔬菜种植面积13.43万亩,产量56.43万吨,产值达12.018亿元,蔬菜产业已形成“冬春销全国,夏秋销沿海,全年有出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