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工作通报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 ——2025年一季度通海县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通海县统计局 时间:2025-05-08 16:34 点击率:35打印】【关闭

    一季度,通海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转型升级动能日益增强、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提升,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294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比去年全年(6.6%)加快1.3个百分点,也高于去年一季度0.7%的增速,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860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8020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27065元,同比增长7.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7%23.9%66.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2.55.0个百分点。

一、一季度经济主要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蔬菜花卉稳定增长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746万元,同比增长3.5%,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8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比上年全年(3.1%)加快0.4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农业(种植业)产值132990万元,增长3.7%;畜牧业产值29907万元,增长2.6%;林业产值46万元,增长15%;渔业总产值68万元,增长4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08万元,增长1.9%

从主要产品看,蔬菜产量34897万公斤,增长2.2%;生猪出栏34030头,增长0.5%;家禽出栏165万只,增长0.9%;肉蛋奶产量1676万公斤,增长2.6%

(二)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较快增长

一季度,工业增加值104858万元,增长9.9%,高于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3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显著。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上年全年(8.4%)加快1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5.7%)加快14.2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5.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6.9%。分经济类型看: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74.2%,股份制企业增长2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5%。分产业看,五大产业“三增两降”: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10户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1%;矿冶产业20户企业,同比增长51.3%;信息产业1户企业,同比增长6.1%;装备制造57户企业,同比下降0.2%;卷烟及配套产业4户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

全县16大行业有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2%60.4%48.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6.340.528.4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增势良好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比上年全年(6.4%)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4%16%11.5%8.6%,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627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0%29.1%

)消费市场缓慢恢复,社会消费品增速扭负为正

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499万元,同比增长0.9%,比去年全年(-12.8%)加快13.7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76600万元,增长1.8%;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80898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4915万元,增长0.9%;商品零售102583万元,增长0.8%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工业投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比去年全年(76.4%)回落53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第二产业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18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7%

房地产市场投资逐步企稳。去年全县没有房地产投资,今年房地产投资突破零值。

(六)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镇居民

一季度,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10091元,同比增长5.1%。按常住地分,一季度通海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24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9元,同比增长6.9%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较大

1.行业结构不够优化。一是工业快速增长高度依赖黑色金属、天然气、农副食品加工等少数行业,结构单一。2.全县大多数企业以传统钢材加工制造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竞争力弱,规模效应不明显,持续拉动增长能力有限,难以对全县工业发展形成稳定的支撑。3.存量企业生产韧性不强。在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受原材料、工人工资、物流运输费用、财务费用等大幅攀升等多种原因影响下,企业生产预期偏弱,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停产、产值负增长企业多。1-3月规上工业企业完全停产的企业有16户,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的有37户,负增长面达38.9%,且部分企业几乎已处于满产状态,后续增长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

(二)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乏力

   全县消费端的需求不足,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受去年高基数影响,25户限上零售企业有8户呈现负增长,这8户负增长企业的销售额占整个限上企业的35.6%2.全县住宿业总体呈现为“小、散、弱”,限上企业培育不足。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有8户,其中3户呈现负增长,加之通海交通便利,大多游客一日游就离开,旅游留宿需求不足。

房地产业持续低迷

一是全县在库的房地产项目少。目前在库的房地产项目共有6个,有3个项目已竣工,1个项目停工,1个项目缓建,只有1个项目在建,二是本地供需失衡。商品房库存高,短期内供过于求。三是市场信心不足。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担心房价下行或烂尾风险。受大环境影响,居民储蓄优先于购房。

一季度房地产业(K门类)增加值555万元,同比下降36.9%,负拉动GDP0.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4.7%

三、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建议

(一)多管齐下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1.优化产业结构扶持轻工业和高增长行业,同时推动重工业技术升级,减少对单一行业的依赖。2.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下滑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或产品升级摆脱困境。3.加强市场供需调控对产能过剩产品(如钢材、铝材)进行产能调整或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对需求旺盛产品扩大产能。4.监测高增长行业可持续性对钢结构、食品添加剂等爆发式增长行业,关注其增长可持续性。

(二)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稳增长。

一是激发本地消费潜力。针对餐饮、零售、文旅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发放定向消费券,鼓励居民线下消费;组织“通海消费节”“特色产品展销会”等活动,联合商家推出折扣、满减等优惠,吸引周边县市消费者。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文旅引流促进消费。依托通海蔬菜、花卉等高原特色农业,银饰、民族刺绣等传统工艺品,促进农业、体育、文创等与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美食IP,整合秀山历史文化公园、杞麓湖湿地等资源,推出景区门票减免、酒店住宿补贴等优惠,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带动餐饮、住宿、零售消费。

(三)想方设法抓项目促投资,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

一是抓好在建重大项目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力服务好已经开工重大项目,尽快实现项目纳统出数;充分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开工提质增速。二是盘活存量,支持房企通过“以旧换新”模式激活改善型需求。

(四)强化经济分析研判。结合企业实地调研及行业部门掌握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及经营状况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和风险点,强化服务保障和运行监测,做好服务指导,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稿人:杨帆   审核人:师本其   签发人:  

联系电话:0877-302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