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通海县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1-24 16:02 点击率:2138打印】【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42300700010000

通海县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

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0114日在通海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通海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通海县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与转换之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守初心本色、牢记使命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立足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21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07,179万元,比上年增27.8%,其中:上划中央、省、市收入完成-8,828万元(2020年起口径变化,中央财政负担的“出口业务退增值税”-41,234万元纳入地方级金库报表汇总上报),比上年增73.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6,0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7%,完成调整预算数的73.9%,比上年减1.3%。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57,8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77%,完成调整预算数的81.2%,比上年减16.8%。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80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3.5%,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增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0,0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2.5%,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3.1%,比上年减4.7%。

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0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0,900万元,债券转贷5,320万元,调入资金43,33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4万元,收入总计215,37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005万元,上解支出19,842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6,325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30万元,支出总计205,64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9,730万元(结转事项为直达资金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1,2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83.4%,完成调整预算数的63.5%,比上年减6.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2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1.5%,完成调整预算数的40.8%,比上年减51.8%。

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1,20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205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1,860万元,上年结余1,308万元,调入资金3,782万元,收入总计113,35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8,210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13,260万元,调出基金40,209万元,支出总计111,679万元。年终结余1,68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10,64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71,402万元,上级补助39,2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1.2%,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1.3%,比上年增19.7%;上年结余35,472万元,收入总计146,11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6,802万元(其中:本级支出73,01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3,78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8%,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4%,比上年增11.6%。年终结余39,31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5万元,合计47万元,本级支出0万元,调出资金4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为零。

以上数据均为快报数,待省、市财政审核批复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二、2021年财政政策执行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多元化组织财政收入,全力支持稳定经济基本盘

一是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高度关注财政运行状况,深入分析研究财政收入增减变化原因,及时解决财政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收入征管,加大稽查查补力度,多措并举,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堵塞漏洞,确保收入足额入库。今年来,在减税降费、能耗“双控”、中小微企业税收缓缴等政策影响下,全年税收收入不降反增,达35,198万元,同比增13.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8.6%。三是严格执行《通海县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实施方案》,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推进非税收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全年非税收入完成9,605万元,同比减6.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1.4%。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统筹资金加大产业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本年度通海县共新增减税降费24,975万元,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二)积极向上争取,持续强化财力保障

一是聚焦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领域,吃透政策,反复汇报协调,积极主动向省、市反映困难和问题,争取上级在保“三保”、专项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20,900万元,同比减17.1%(2020年含特殊转移支付资金31,017万元,为一次性政策),其中:收到直达资金47,807万元,同比增10.9%,其他资金73,093万元,同比减26.1%。二是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西片区水资源配置(琉璃河水库扩建)工程和通海县人民医院、通海县中医医院项目建设,全年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9,500万元。

(三)落实财政主体责任,优先安排“三保”支出

一是以“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为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做好县级“三保”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围绕重点工作,统筹安排资金。二是按规定每月报送“三保”支出计划,经市级审批后执行,同时严格执行工资发放专项报告制度,每月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资资金筹集及发放情况。全年人员经费支出99,42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5.2%;运转经费支出4,56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民生支出21,6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

(四)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全年教育支出45,407万元,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二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优抚对象补助和退役军人安置支出3,398万元;民政和残疾人事业支出4,787万元,低保、特困、重度残疾人、孤儿等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80周岁以上高龄补贴、殡葬改革火化补助和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三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拨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基金73,016万元。四是卫生健康专项支出2,122万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五是就业创业补助支出1,025万元,用于就业创业补助、小额贷款财政贴息等。六是综治维稳支出4,091万元用于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扫黑除恶、禁毒防艾、普法宣传、司法救助、反恐应急、消防救援等。七是拨付经费115万元,确保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五)统筹财政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林水支出22,259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出3,167万元,支出率100%,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73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等563万元,其他农林水项目资金支出18,056万元。二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拨付资金3,042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资金等,规范提高了村(社区)组干部待遇。三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安排资金408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四是拨付生态文明建设资金11,559万元,其中:杞麓湖流域3.59万亩土地经营权一次性流转10,000万元,县乡垃圾清扫清运和垃圾场运行维护等880万元,污水处理费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679万元,有力推动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五是拨付粮食风险基金322万元,确保县级储备粮安全。

(六)紧盯风险防控,夯实财政安全可持续发展基石

一是树牢底线思维,进一步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1年,在确保“三保”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各项财政资金,全力化解到期政府性债务本息50,586万元。二是深刻分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筹措资金,化解欠拨专款8,864万元。三是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金融放贷领域的专项整治,严防非法集资、高利放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引导群众提升防范风险的意识和鉴别风险的能力。

(七)聚焦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不断完善预算编审体系,全力推进全口径预算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平台和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二是严把绩效关口,认真做好预算编审体系建设和预算项目评审,强化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中的有效应用,全方位多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直达资金使用要求,依托监控系统加强对直达资金预算分配下达、支付使用、惠企利民补贴补助发放情况的监控,保障资金准确下达到用款单位,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和受益群众,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监管和预算执行体系,实现电子化监管,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政府采购预算资金14,60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3,421万元,节约采购资金1,183万元,采购资金节约率8.1%。五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全年“三公”经费预计支出509万元,比上年减1.4%,占年初“三公”经费预算数的71%。六是深入落实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制定《通海县乡镇财政体制管理办法(试行)》,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培植税源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乡镇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七是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向纵深发展。八是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发展具有稳定现金流和盈利模式的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平台公司;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效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各位代表,今年我县财政工作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收支目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收支矛盾巨大,财源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变,财政运转过度依赖上级调度资金。同时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能耗“双控”、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财政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有效协调好高质量可持续财政建设现实基础与目标之间的矛盾,有力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需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正视困难,下苦功、出实招,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

三、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推进抓收入、保民生、提效益、防风险、促改革各项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努力建设高质量可持续财政。

2.基本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深入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收入预算编制充分考虑财政精准可持续,立足“三区一窗口”发展定位,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二是统筹谋划,“三保”优先。牢固树立“三保”优先意识,统筹做好重点领域经费保障工作。

三是注重绩效,科学配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结构,努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四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准确测算财力,加强对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建立健全政府重大政策重大投资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论证机制。

(二)2022年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财政总收入134,717万元,比上年增25.7%。其中:上划中央、省、市收入-10,000万元,比上年减13.3%;地方财政收入144,717万元,比上年增24.7%。地方财政支出332,985万元,比上年增29.2%。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037万元,比上年增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012万元,与上年持平。

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0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3,485万元(截止预算编制时,收到提前下达2022年上级补助资金65,132万元,为保证预算完整性,参照上年度上级补助预计),债券转贷收入11,400万元,调入资金36,53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9,730万元,收入总计208,19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012万元,上解支出15,239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12,940万元,支出总计208,19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为零。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7,680万元,比上年增37.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2,973万元,比上年增162.8%。

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7,6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2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2,100万元,上年结余1,680万元,收入总计191,61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2,973万元,调出资金36,539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100万元,支出总计191,61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为零。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2,498万元(其中:本级收入77,561万元、上级补助44,937万元),比上年增10.7%;上年结余39,313万元,收入总计161,81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5,040万元(其中:本级支出81,04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3,995万元),比上年增7.7%。年终结余46,77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6万元,比上年增116.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9万元,比上年增100%。

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万元,收入总计4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9万元,支出总计4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为零。

特别说明:2022年全县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列227预备费科目),按预算法规定经县政府批准后动支;预留人员经费5,000万元(列22902年初预留科目4,000万元,列2080801死亡抚恤科目1,000万元),用于2022年在职人员增资,住房公积金提标,新增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缺口、丧葬抚恤等人员支出。预留当年县级财力5,000万元(列2069999其他科学技术支出科目)专项用于解决拨付历年欠拨上级下达专款。以上预留经费实际发生支出时相应会引起功能科目发生变化,但不会引起支出总规模变动。

四、稳字当头,攻坚克难,努力实现2022年目标任务

202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构建发展财政、民生财政、效能财政、安全财政为核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财政全方位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全力支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财源体系,全面促进绿色创新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发挥财政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财政保障和支撑通海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多渠道挖掘收入潜力,克服政策减收影响

一是抓财源培植。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财政激励引导功能,促进财政增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持续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鼓励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发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经济,创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抓收入征管。按照“三区一窗口”发展定位,深入把握通海经济和产业发展特质,切实落实和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优质稳定的税源;支持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压实责任,确保应收尽收。三是抓资源整合。加大有效资源资产的盘活力度,做到循序渐进、有效盘活;催收政府债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四是抓向上争取。着力激发全县各级各部门向上争取的积极性,“迈开腿、张开嘴”,围绕上级专项资金改革支持方向,调整优化项目储备,争取上级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上给予更大的照顾和支持。

(二)压减县级非刚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坚持“三保”优先原则,严禁拉用“三保”资金偿还债务或用于其他项目支出。二是加强库款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暂付款项管理规定,确保暂付款项规模只减不增,坚决杜绝挪用预算资金、违规使用库款。三是继续压缩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开支,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硬化预算约束,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激励约束机制,与预算安排挂钩,将绩效不高的支出削减,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收回。

(三)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民生福祉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将各阶段的生均经费政策和资助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各阶段教育均衡发展。二是严格落实国家优抚、养老、医保政策,做好残疾人事业工作,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三是支持“健康中国”建设,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四是强化民生导向,支持提高创业就业质量,落实好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等政策,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保障体系等;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政策、帮扶措施、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

(四)加强风险防控管理,稳步化解政府债务

一是充分考虑财力因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把政府债务化解工作落到实处,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健全政府债务限额增减挂钩机制,严格控制新增政府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还债资金管理机制。三是积极筹措资金,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着力化解历年欠拨专款。

(五)深化改革创新,纵深推进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全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将预算绩效管理从事后评价向事前和事中延伸,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和业务流程,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二是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支持和配合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进一步加强地方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制。三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制度为基础,完善高效的资金拨付体系,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为手段,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形成划转协同共治合力,确保征收工作高效、有序衔接。四是全面加强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管理,进一步激发乡镇发展经济、理财治税内生动力。五是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充分发挥财政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中“以票治费、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的积极作用,提高财政票据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单位业务财务管理的规范程度。

各位代表,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期,也是通海全力建设“三区一窗口”乘势而上开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好工作着力点,攻坚克难,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监督索引号53042300700010111

通海县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20220124091614522.pdf

通海县2022年政府预算公开表20220124101300788.pdf

通海县2022年政府预算公开补充说明20220124101456322.pdf

通海县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说明20220124101455823.pdf

通海县2022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2022012410145686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