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家庭分忧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12-29 14:27 点击率:68打印】【关闭

近日,通海四街的一名男子带着60余岁的母亲,找到通海县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希望负责人台兴旺帮他解决母亲的养老问题。男子说:“父亲走后,母亲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我又在四川成都上班,把她一个人留在通海四街老家实在不放心,带去成都她又不习惯,想托养在你们这儿行不?”

“我们把话说在明处,子女不孝顺的我们不收,有传染病和精神病的我们不收,入住后要经常来探望老人。”台兴旺向对方说明入住条件后,对方立即回复:“我们都是孝顺的,有什么问题一打电话,我立马从四川回来。除了有脑溢血后遗症外,我母亲还算健康,生活能自理。”当天,这名男子按要求带母亲去县医院体检,随后再到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台兴旺商谈托养事宜。

通海县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通海县首个民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市唯一一个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来到通海县河西镇一打听,很快就找到比邻河西中心小学的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走进大门,右边是一排厨房,左边一栋4层楼房,一楼设有活动室、图书室、办公室等,楼上设置了34张养老床位。宽阔的院子里,上百盆海棠花、菊花开得正艳,透水砖铺就的空地上,足够几十名老年人晒太阳。

48岁的台兴旺是一名下岗失业残疾人。2004年,台兴旺所在的食品企业改制时,他花80万元买下了占地1597平方米的这个小院子,当时院内仅有建筑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的这栋4层小楼,其余都是空地。在过去的10余年时间里,台兴旺的主要精力都花在租房和偿还贷款上。“我还年轻,虽然因烧伤导致三级残疾,但我可以干点事情。”2016年,在还清房贷后,台兴旺又举债改造房屋,累计投资了近50万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77月下旬,通海县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门迎客。

在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河西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是个新事物,很多老年人家庭还不接受“花钱买服务”的养老观。为聚拢人气,开张的几个月,台兴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免费的方式,向社区老年人开放老年活动室,同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每餐2元至5元不等的供餐服务,带领老年人打太极拳、走路等。即便如此,还有年轻人反对老年人去娱乐、消遣、用餐。“我又不是不煮饭,你去那儿吃别人会以为没人管你。”有的媳妇如此阻止老年人。还有的老年人要在家做饭、带孙子孙女,没时间外出活动。

台兴旺不急不躁,他请了退休的哥哥、姐姐和表哥、表姐们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帮忙,让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姐姐给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作业的小孩辅导作业;媳妇也在工作之余,带着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的20余名老年人打太极拳,到河西圆明寺附近的水库边散步、健身;爱抄经文、爱画画的85岁岳母经常与老年人聊天,与家人一道给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上大二的儿子暑假回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艾灸、刮痧、推背、足疗等理疗服务;台兴旺则经常充当家政服务员,一接到老年人的求助电话,就上门帮人换灯泡、抬东西、挪柜子……尽管服务项目各有不同,但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所有的服务目前都是免费的。

“开业4个多月来,我们一直处于亏本运营状态。”台兴旺告诉记者,有老龄部门的专业人士告诉他,“要做好亏本运营3年的准备,经营得好,第四年才能保本。”为弥补亏损,台兴旺拓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除了面向老年人推出日间照料、供餐服务、棋牌娱乐、书报阅览等项目外,还为到四川、昆明等地安家的通海籍老年人提供旅居养老、候鸟养老等服务,为在城市或者县城工作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家庭聚会场地和煮炊锅等服务。市、县民政、老龄部门也给予了台兴旺一定的支持,目前河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获得上级资金补助23万元。

台兴旺的朋友给他算过账,如果他的资产不要投入养老事业,日子可以过得很轻松,经济也会很宽裕,但他却不这么想。“我奶奶96岁去世,我父亲去世前一直瘫痪在床,请人照顾两位老人时,我们深深体会到老年人家庭养老的难处。创办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为更多的老年人家庭分忧。”台兴旺说,虽然目前老年人家庭普遍缺乏花钱买服务意识,老旧观念和新事物接轨难导致经营困难重重,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养老添寿,我相信做好事一定有好报。”台兴旺的妻子补充说。

当地一名老龄工作人员说:“河西镇有近5.3万人,其中老年人约有9000余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立足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存在,将给社会和很多老年人家庭解决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