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消费情况 2024年1-12月,通海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2.35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同比降低21.83%。 (一)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四降二增,原煤消费3.49万吨,同比降低19.59%;其他洗煤7.13万吨,同比降低25.88%;焦炭消费24.6万吨,同比降低26.92%;天然气消费0.25亿立方米,同比增19.05%;其他能源消费0.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2.7%;电力消费量为6.11亿千瓦时,同比降12.71%。 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情况 指标 | 单位 | 本期 | 同期 | 增幅% | 原煤 | 万吨 | 3.49 | 4.34 | -19.59 | 其它洗煤 | 万吨 | 7.13 | 9.62 | -25.88 | 焦炭 | 万吨 | 24.6 | 33.66 | -26.92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0.25 | 0.21 | 19.05 | 其它能源 | 万吨标煤 | 0.38 | 0.37 | 2.7 | 电力 | 亿千瓦时 | 6.11 | 7 | -12.71 |
(二)六个主要用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情况四降一增一平,总共消费41.55万吨标准煤,同比降21.59%,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98.1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36.35万吨标准煤,同比降23.12%,金属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2.3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11.06%,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1.23万吨标准煤,同比降4.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1.19万吨标准煤,同比降12.5%,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综合能源消费0.29万吨标准煤,同比持平,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0.18万吨标准煤,同比降73.91%。 通海县规模以上工业耗能较高的六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情况如下: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综合能源消费情况 (当量值) 行业 | 单位 | 本期 | 同期 | 增幅% | 合计 | 万吨标准煤 | 41.55 | 52.99 | -21.59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万吨标准煤 | 36.35 | 47.28 | -23.12 | 金属制品业 | 万吨标准煤 | 2.31 | 2.08 | 11.06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万吨标准煤 | 1.23 | 1.29 | -4.6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万吨标准煤 | 1.19 | 1.36 | -12.5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万吨标准煤 | 0.29 | 0.29 | 0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万吨标准煤 | 0.18 | 0.69 | -73.91 |
二、能源消费特点 (一)高耗能行业用能下降,占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比重持续下降。 传统六大高耗能行业中全县涉及5类,1—12月,规模以上工业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37.7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50%。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比重由2022年的90.07%,到2023年的89.43%,再到2024年的89.23%,比重持续下降。 (二)耗能行业高度集中,节能改造难度大。 我县工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能占全部规上工业用能的85.84%,工业经济增长依赖能源消费的局面仍难以扭转。 三、工作建议 (一)加快产业升级,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要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能耗低的高附加值先进绿色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的重点,放在低耗能和高增加值的行业与产品上。 (二)增强节能降耗意识。广泛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大力倡导“增产不增能、增能不增碳”理念,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不断提高绿色发展能力。 (三)持续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如实准确完整填报能源统计数据业务指导,增强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做好能源统计月度监测,加强数据质量监管,确保数出有据。
(撰稿人:马磊尧 审核人:马梅 签发人:汤琳 联系电话:0877-3029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