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虽然受地方政府化债政策影响,基础设施项目大量减少,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受到波及,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海县抓紧抓实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强行业经营状况监测,全县建筑业产值实现了稳定增长。 一、生产经营情况 (一)建筑业总产值稳定增长 截至2024年年末,全县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1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比上季度扩大17个百分点。 (二)本年新签合同增长较快 签订施工合同额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先行指标,签订合同额大、施工时间持续长,是保持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年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签订建筑合同额24.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19.9亿元,同比增长56.3%。占签订合同额的80.2%,有效支撑了全年建筑业产值稳定增长。 (三)企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 2024年全县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2735人,同比减少668人,下降19.6%,期末从业人员2590人,同比减少563人,下降17.9%。据部分企业表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提高,所需施工人员减少导致。 二、困难与问题 (一)企业垫资问题突出 四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全县建筑企业垫资建设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政府性工程施工多数由建筑企业先行垫资建设,业主方再根据建设进度拨付工程款,但业主方未按时支付工程款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建筑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加之贷款等融资成本较高,工程款的长期拖欠会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较大压力,降低了生产经营效益,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专业技术人员流失 截至2024年末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有工程技术人员531人,比去年减少222人,同比减少29.5%,除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足20人。由此可以看出大量技术人员外流,造成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匮乏,更加使得企业在投标承揽工程的过程变得十分困难。 (三)承揽业务领域狭小 我县建筑企业的行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业务范围集中在房屋建筑这一传统领域。受资质低、资金实力薄弱影响,诸如公路、水利水电、市政道路及污水收集等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很少涉足。 三、措施和建议 (一)按时拨付工程款项 业主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拨付施工单位工程款,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强服务力度,主动帮助被拖欠工程款企业清收工程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扶持建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把质量创优放在施工管理的首要位置,狠抓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开展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检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规范施工过程和质量评估。加强对施工队伍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引入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升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积极引进外地企业 根据建筑业企业按照法人单位注册地原则进行统计,积极引进建筑企业落户通海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以税收反补、财政扶持、项目优先、金融贷款等政策扶持为导向,引入新的建筑业企业到通海县注册,为通海县建筑行业输送新鲜血液,带来先进行业管理经验和技术,激活建筑业发展的源动力,确保通海县建筑业发展的持续性。 (撰稿人:师敬华 审核人:汤琳 签发人:汤琳 联系电话:0877-3029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