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通海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通海县统计局 时间:2025-04-24 10:46 点击率:1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想为指引,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全力提振发展信心,助推企业平稳运行。

一、主要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3月当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0.4%,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9.9%,较去年同期(5.7%)增加14.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高于全市(3.1%)16.8个百分点。

(一)分门类看,一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9%;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5.3%。

(二)分经济类型看,一季度股份制企业增长2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74.2%。

(三)分产业看,一季度全县五大产业”:卷烟及配套产业4户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矿冶产业20户企业,同比增长51.3%;装备制造57户企业,同比下降0.2%;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10户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1%;信息产业1户企业,同比增长6.1%。

(四)分乡镇来看,一季度秀山街道办事处增加值与去年同比下降4.6%,九龙街道办事处增长10.2%,杨广镇增长18.1%,河西镇增长57.9%,四街镇下降16.5%,纳古镇增长37%,里山乡增长22.7%,高大乡增长8%。

(五)分行业来看,一季度全县16个大行业有9个行业保持增加值同比增长。

通海县16个大行业一季度增速情况

行业分类

增加值增速(%)

    农副食品加工业

86.15

    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60.4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8.3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8.33

    造纸及纸制品业

12.0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9.59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8.98

    食品制造业

3.62

    金属制品业

2.3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5.2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46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02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5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1.1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6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6.87

(六)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一季度24种产品产量一半以上与同期相比都有所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本年

同期

增幅(%)

石灰石

315628

376737

-16.2

糖果

303

460

-34.2

方便面

229

233

-1.7

酱油

56

53

6.6

食品添加剂

30

12

145.4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7950

6589

20.6

多色印刷品

对开色令

450000

450000

0.0

化学试剂

1145

1260

-9.2

水泥

25218

27387

-7.9

石灰

53246

51250

3.9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21138

31554

-33.0

生铁

193402

148143

30.6

粗钢

250550

175519

42.8

钢材

299300

428104

-30.1

铝材

435

1077

-59.6

钢结构

393547

105224

274.0

铸铁件

1631

1704

-4.3

金属切削机床

270

372

-27.4

金属紧固件

0

0

0.0

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

878

839

4.7

变压器

千伏安

1005195

917968

9.5

油墨

344

335

2.7

自来水生产量

千吨

970

952

1.9

供电量

万千瓦时

25389

23017

10.3

(七)电力消费情况看,一季度全县供电量为2538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其中,通海县规模以上工业电力消费18000.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4%。

、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值增长活力不足。2024年年报共纳规升规3户企业,其中2户为纳规企业,没有同期数。1-3月合计实现产值2953.4万元,占规上企业总产值比重不足1%,拉动作用小,新的经济增长点少,难以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存量企业生产韧性不强。在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受原材料、工人工资、物流运输费用、财务费用等大幅攀升等多种原因影响下,企业生产预期偏弱,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停产、产值负增长企业多。1-3月完全停产的企业有16户;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的有37户,负增长面达38.9%,且部分企业几乎已处于满产状态,后续增长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

(三)企业结构仍不合理。我县大多数企业以传统钢材加工制造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竞争力弱,规模效应不明显,持续拉动增长能力有限,难以对全县工业发展形成稳定的支撑,

三、下一步措施及建议

(一)夯实工业经济增长基础加强企业动态监测和服务保障,做好跟踪指导,督促符合规上工业条件且发展稳定的企业及时升规纳统,培育新量,成为我县工业企业焕发活力的内生动力。 

(二)加强重点企业预警监测。加强企业走访调研,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动态跟踪重点产品产量、销售、库存和价格变化情况,准确把握企业经营情况发展态势,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三)巩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督促企业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做实统计报数台账,做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确保统计口径正确,数出有据,经得起检验,进一步打牢基层统计基础。

 

(撰稿人:刘玮灵     审核人:马梅    签发人:汤琳
联系电话:0877-302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