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暴雨、洪水较量的无声战役正式打响。全省水利部门正以“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为信念,全面启动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以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织密防汛安全网。 
水利系统的值班值守绝非简单的在岗待命,而是基于水文、气象、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应急抢险等多学科的专业协同。从5月1日到10月31日的整个汛期,省水利厅厅领导带班,严格执行主汛期“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制度,及时指挥调度。全省水利系统每天600多名值班人员日夜坚守;2万多名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6万多名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责任人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险情和灾情的发展变化,运用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和山洪灾害“四预”平台,及时跟踪、调度、处置突发灾情,落实好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将防汛责任压实到每座水库、每段堤防、每个山洪灾害风险点……省水利厅值班室电子屏实时滚动千余座水库水位、数百条河流流量数据,上万个测站的雨水情信息,从气象、水文预报预警信息接收到防汛指令下达,全流程高效运转,监测预警信息通过平台提醒、智能语音、短信提醒等方式在3分钟内发送至省市县乡村各级管理人员,形成“值班-研判-调度-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开局即开战,全省水利部门已进入临战状态。从黎明到深夜,值班室里彻夜通明的灯光,24小时不停歇的坚守,早已成为水利人的行动自觉。当人们在暴雨中安心入睡时,水利人正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安宁。他们是暴雨中的逆行者,是江河的守护者,更是群众安全“守夜人”。这份坚守,不仅是对“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