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要事项公示

通海县档案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来源:通海县档案局 时间:2023-01-28 16:23 点击率:1410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档案法律法规,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的意见》及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档,推动全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由于受基础条件、观念、执法力度和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县档案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着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通过执法检查发现,抽检的部分县属机关事业单位如县自然资源局、医疗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档案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而大部分乡镇、县直部门、村(社区)等单位的档案工作亟待加强。机构改革后,涉改单位档案全宗终止、档案应该依法移交,也未结合职能职责制定档案分类方案。2019年机构改革至今已经两年了,但相关档案接收工作尚未有实质性进展,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涉改单位未按照中共通海县委办公室《关于做好县级机构改革档案管理与处置工作的通知》(〔2019— 43)要求落实,未完成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甚至有的单位长期忽视档案工作,已经十余年未进行收集整理,机构改革后这些文件材料散落在不同的工作人员手中,很有可能已经丢失损毁。

二、做法及成效

做好到期档案接收进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维护档案安全的重要内容,必须克期完成,确保应收尽收,应交尽交。按照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档案局黄凤平局长到通海调研指导时的要求,为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依法有序完成到期档案接收工作。2022419日中共通海县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到期档案移交接收工作的通知》(〔2022-53)、《关于认真做好终结全宗档案资料移交工作的通知》(〔2022-54),714日召开全县档案工作会暨到期档案移交工作推进会。同时,我局先后分批次召开档案移交推进会,针对性地召开档案业务专题培训会,强化监督指导,定时通报接收进度,截至今年10月底已完成接收30家立档单位的实体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电子条目80000余条。

三、存在问题

(一)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不够。对档案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档案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且不稳定,导致年度文件材料不能及时整理归档,部分乡镇街道及单位甚至存在超过十年以上的文件材料未立卷归档的情况,造成档案积压甚至流失;档案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明晰;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无系统性、条理性;档案工作相关规定未能落实到位;常常存在需要时重要,不需要时干脆不要的现象。

(二)档案意识不强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或部门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大部分不愿干或不肯干,或是千方百计调离档案管理岗位,有的单位科室、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素养不高,对重要档案,不按期归档、乱堆乱放、时间一长加之人员变动,各管一摊,导致档案资料分散于不同人手中,档案丢失现象较严重。造成档案收集不齐全,需要查找时又找不到。部分从事档案管理的同志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档案工作不影响上级考核重要指标,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没有单独分值体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坏干好一个样;认识上存在极大误区,认为档案部门工作平凡,业绩不突出;档案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人人都会干,没有必要提高。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比较简单,达不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有的单位甚至没有专用库房或者库房较小,档案柜数量不充足,存在文件材料随意堆放在地的情况。防潮、防盗、防虫等效果不佳,达不到档案库房管理十防要求,有的单位甚至将档案室当仓库或者与储物间混用,物品堆放杂乱无序,各项防护措施难以落实,安全隐患突出,难于满足档案安全保管利用需求。

(四)档案管理队伍不够专业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虽然部分单位都安排了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对档案业务不熟悉,普遍存在档案实务能力不高的现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缺少系统性学习,对档案管理知识一知半解,对档案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更是不清不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一方面造成文件材料散落各处不能及时收集,另一方面造成文件材料收而不归、收而不理,文件资料与档案界限不清,看着是档案,实则仍然停留在文件阶段、或者缺少归档章、或者缺少编目、编页,未能完成文件材料形式上的归档;档案管理不够细致,随意性较大,有些单位卷内备考表空白或者干脆没有,卷内文件目录和归档文件目录区分不清,目录要素不全,归档与目录更新不同步;有些单位仍然在沿用已作废的整理标准,不符合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

(五)档案工作制度不健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缺少监督,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一大障碍。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档案工作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等工作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职责,造成档案收集不全、立卷归档不及时、文件资料损坏、存放管理混乱等情况。同时,单位和领导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仅停留于口头上、文件中,日常缺乏监督管理,档案工作要求难于落到实处。

四、工作建议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繁琐的系统工作,离不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全员参与,只有从投入、制度、人员等方面着手,才能推动全县档案工作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全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一)加大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

档案管理工作标准要求繁琐、细致,和其他业务相比,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需要各级领导、单位加大重视程度。深化对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意义的认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落实分管领导,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设立档案工作专项经费,加大投入,确保档案工作有序发展。

(二)完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

各乡镇、单位除了建立专用档案库房,还应该作长久、充分考虑,使库房容量与档案数量相适应,档案室分设档案阅览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要加强档案库房配套设备建设,达到防盗、防火、防光、防高温和防潮、防有害气体和防尘、防鼠、防虫和防霉的十防要求。购置数量充足、质量较好的档案专用柜架和整理档案所需用具,保证档案存放得当;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为档案管理配置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实现计算机现代化管理,逐步实现档案数字化。

(三)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项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质量,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档案工作实务能力。采取以学代训等方式,组织全县档案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邀请省市档案系统专家授课;或到临近县区档案管理规范化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特别是档案自动化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乡镇要加强对村级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技能指导,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加强保密教育,使档案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各单位要增加专兼职人员,确保档案人员稳定性,减少人员变更。

(四)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各乡镇、单位应该结合实际,将档案归档、移交、保管、保密、借阅和鉴定销毁等各个工作环节进一步细化量化,制定规章制度,制作工作流程图,明确档案人员岗位职责,实行制度上墙,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做到收集完整、分类科学、期限准确、编目清晰、存放安全。各乡镇、单位可以将档案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与工资、奖金挂钩,加强考评验收和复查工作。加强对县直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与检查,乡镇要加强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制定方案,推动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五)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档案执法和监督检查是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个短板。要以新修订的档案法为契机,建设高素质的档案执法和监督检查队伍,选配符合执法条件的工作人员,加强岗位培训,严格做到持证上岗。要坚持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加大档案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力度,实现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全覆盖、制度化。

 

 

                                    通海县档案局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