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海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2023年修订)》政策解读


来源:通海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10-19 09:54 点击率:55打印】【关闭

一、背景

按照《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清单及认定依据的通知》要求,为准确掌握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有关情况,按照《云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重新认定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并按要求更新相关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细化落实工作措施,健全完善管理体系

二、主要内容

2022109日,通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通海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2334),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推动我县教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深入开展,现就《实施方案》作如下解读,方案主要内容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民心工程来抓,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少年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旨在通过政府推动,逐步改善全县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其一生的健康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实施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原则,二是安全营养原则,三是学生自愿原则。

第三部分是实施对象

(一)实施学校。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根据国家教育统计报表《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为准,划分为镇区、乡村的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二)实施学生。主城区(秀山街道)以外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主城区(秀山街道)义务教育学校的农村户口学生、因区域布局调整进城就读和因农转城在区学校读的生。择校进城就读的学生送教上门的学生不纳入实施范围。

第四部分是实施的主要内容

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食堂供餐:具备食堂供餐能力的学校,由学校食堂统一供应执行标准金额的早餐、营养加餐(牛奶、坚果、水果等)或荤素搭配的午餐、晚餐;企业供餐:不具备食堂供餐能力的学校全县统一实行企业供餐(牛奶及面包等小食品);混合供餐:一方面是结合学校食堂供给能力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成长的营养需求,采取混合供餐模式进行供餐(部分年级食堂供餐,部分年级企业供餐)。

第五部分是工作要求

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各项操作流程及办法,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完善管理办法及措施,每学期进行总结,书面报告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成员单位不定期对重点学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推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三、实施计划取得成效

通海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为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吃出健康,大力推动学校食堂供餐,依托通海职中(玉溪烹饪学校)组建营养食谱制定指导团队,优化供餐方式统一制定学生食谱,实行多元化、科学营养供餐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细节管理,在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上下功夫,一是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供应;二是执行报账制确保资金安全;三是建立成员单位月例会制度,确保营养改善计划有力有效实施;四是建立企业联系制度对供餐企业进行强制监管,确保安全,提升企业服务品质,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在全市、全省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双减政策出台后,县教育体育局结合实际情况,将供餐模式进一步优化,将部分条件成熟的学校作为试点,为非寄宿制小学校学生提供午餐,双减与午托午管辅导结合起来,学生在学校午餐减少回家次数及路途耽搁,增加相应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在校既可以适当休息,学校教师又可以把课后延时辅导结合起来,既增加了学生午间活动的自由支配时间,又避免了学生中午放学回家适逢交通高峰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校的效率,形成良好教育秩序,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了学校为民服务的质量。

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不仅关系个人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通海县教育体育局将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切实把好事办,将营养改善计划办成民生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



相关政策:通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海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